文档介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老师的成长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和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就如同“和尚念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到我们青春逝去之时,将悔不当初,为时晚矣!因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能够激励我们趁着青春年华朝着规划目标奋勇向前,争取早出成绩,而且也是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我结合个人的特点,做出的五年成长规划。
一、自我剖析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
首先,教材的解读透彻。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材的编写它特有的意图和目标,里面所包含的知识点极其丰富,但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又有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再加上有关教育教学知识的储备有限,造成自身对教材解读的肤浅和片面。
其次,课堂的驾驭能力薄弱。新老师,急于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生怕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以及他们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少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非常薄弱,造成部分学习的学情没有及时有效的得到反馈,课堂的管理松散,学生的习惯懒散。
第三,知识储备不够充足。知识的更新和教学的改革,提醒我要保持
时刻学时多给自己充电,买些本学科的相关书籍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光有本学科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多涉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
成长目标
基于以上的自我剖析,我制订了一个五年的成长目标。
总目标:五年后成为区级优秀教师,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认可的好老师。熟悉和把握本学科的教材要领,认真研究和模仿名师的教学模式,摸索并形成自己稳定教学风格。
阶段目标:
第一年: 适应期
在适应教师职业,适应学校,适应学生和家长和适应课堂的过程中,做一名学生和家长喜欢、同事认可、领导放心的合格教师。
1、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的解读教材,虚心地请教指导老师和身边的老师们,把握好重难点的内容和突破的方式方法。
2、多听课,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抽空去听同年级老师的常态课,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观摩课和研讨课,主动请教前辈,取长补短。
3、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两笔一画”是基本的,还要加强教学用语、教学评价、师生互动方式、朗读、提问、鼓励、引导、过渡、总结等方面的技巧。
4、积极认真地完成学校和年段布置的教育教学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的流程和工作模式,更好的适应教师职业。
第二年:成长期
经过了一年的适应和学习,已经基本融入教师职业的行列,站稳了讲台,立足当下,通过学习和努力成长自己。
1、教学上,争取多听学校教研组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课,有问题及时的提出和请教,学习别人解读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多听听他们的成长历程,无意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
2、知识上,除了教案和教学设计的书籍外,教育教学杂志、报刊、书籍和论文都是在阅读的范围之内,多看、多思、多写。
第三、第四年:成熟期
两年的教育教学使自己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每一堂课是否已经能够充分合理的备课;学生的学情是否能够准确的把握和反馈;课堂纪律是否能够运用教学技能恰当的化解;公开课的质量和创新是否有自己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