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phl805 2018/11/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编号:
修订日期:2004-11-1
附件二: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指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规定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包括其中的‘药物性废物’与‘化学性废物’。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物性废物’与‘化学性废物’,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一、根据医疗废物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程度,对医疗废物事故实施分类管理:
(一)Ⅰ类事故:
1、发生甲类传染病及炭疽、SARS、AIDS、流行性感冒等病人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意外事故等,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有可能发生时。
2、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例及3例以上医院交叉感染或者有证据证明有可能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流行或爆发的。
(二)Ⅱ类事故:
1、发生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有可能发生时。
2、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例以下医院交叉感染或者有证据证明医院交叉感染传播有可能发生时。
(三)Ⅲ类事故:发生非传染性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未造成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播散的。
二、医疗废物事故报告
(一)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科室,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后勤管理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后勤管理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医疗废物事故的危害程度尽快向分管院长或院领导报告。
医院应当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二)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中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医疗废物事故处理
(一)组织与执行: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医院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应的职能科室赶到现场。
1、Ⅰ类事故和Ⅱ类事故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后勤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发生事故的科室进行消毒处理。
2、Ⅲ类事故,由发生事故的科室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各类传染病(包括非法定传染病)爆发流行时期,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医院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二)时限要求
接到Ⅰ类事故和Ⅱ类事故的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尽快采取消毒处理措施。接到Ⅲ类事故后,应在8小时内采取消毒处理措施。
(三)装备要求
医院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条件配备消毒工具和防护用品,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剂、消毒工具及防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