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9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oc

上传人:bodkd 2018/11/7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姓名:张双双
指导教师: 徐伟冬教授
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题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
学号:10035030801015
学****中心:河北邢台威县奥鹏学****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1 年10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张双双日期: 2011 年 10 月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张双双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2011 年 10 月 24 日期: 2011 年 10 月
论文作者信息:
工作单位: 河北省威县后郭固小学
联系电话: ********** _
通讯地址: 河北省威县霍冉庄村
邮编: 054700 _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用字不规范现象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滥用繁体字、生造简化字、改换谐音字、乱写错别字。,这既违反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也不符合汉字发展和运用的规律,最终导致语言文字使用秩序混乱,尤其对文化教育领域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这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极不相称。从笔者本人调查的结果来看产生不规范用字主要是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基础不牢、监管不力的原因造成的。纠正不规范用字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增强全民意识,强化规范社会用字,加大监管力度。在本文中,笔者从几个方面对产生用字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最终提出了整改的几点建议。为改变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对策。
引言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结晶,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而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千百年地流传了下来。她是先人们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历史成果。中国汉字每一个字都是创造而成的,其字形、字象、字音、字义都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都具有不可低估、不可否认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够更规范的用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规范汉语用字变得必不可少。
社会用字规范化指的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令、标准,逐步纠正、消除文字使用上的混乱现象,正确地使用汉字。具体说就是不写错字,不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使用被淘汰的繁体字、异体字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了推行规范汉字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汉语拼音方案》、《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关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