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更多公务员历年真题等资料下载点击进入:>>>点击进入<<<---按住CTRL单击进入
2005年辽宁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聘任)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申论》试题
满分:1 00分    时限:1 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  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一
京城“泔水油”黑幕
●夜色迷茫中,一辆辆载泔水的小货车在北京街头缓缓前行。一路淋漓的泔水和浓烈的馊臭味,令路人避而远之。“每到晚餐时间,北京市大部分的饭店门前都会停着这样的泔水车。”北京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大概有宾馆、饭店及食堂近5万家,每天会产生1600多吨泔水和120多吨地沟油,其中有50%会被私人捞走。
●1小时之前,这些令人作呕的垃圾还堆积在航天桥附近的某餐馆里,而货车的主人——一位农夫,每天晚饭后都会驱车来到这里,将泔水集中运走。搬开这家餐馆厨房里的废水井盖,可以看到里面漂浮着粘稠的褐色东西,那是清洗碗碟后的油脂、洗洁精及饭渣混合物,人们称这些废油脂为“地沟油”。
●中央电视台《为你服务》栏目的记者以“规划土地”为由跟踪并敲开该农户家的大门。只见昨晚的泔水和地沟油已被混在一个大锅里,熊熊的火苗添着锅底。那位农夫用大勺把浮在上面的油脂刮出来,倒进旁边的另一个容器里。“这些炼出来的油”,农夫解释说,“会有人来收购再加工,然后转手卖出去”。据“线人”介绍:如此“炼油”的农家厂子,在北京地区不下1000家。
●袁老板的家座落在北京大兴区旧宫附近,这个近600平方米的院落中,摆放着上百只庞大的油桶——里面装满了收购来的泔水和地沟油,据“线人”称这里是北京最大的私人“黑油”集散地。记者以购油者的身份骗取了袁老板的信任。在这片肮脏的油桶中,记者发现了一桶清亮透明、近似于食用色拉油的液体。袁老板得意地介绍说,这是他们自己加工的准备卖给粮油市场供人食用的“成品油”。记者将“成品油”捞到自己面前,却闻不出任何异味—难以想象,这清澈而无异味的液体竟然来源于下水道!
●那么垃圾是怎样变为食用油的?辗转数天后记者终于来到袁家工厂,这是一座大院,四周荒草丛生。见到陌生人来到,院中5条狼狗狂吠。袁老板的父亲把记者引人车间后,展示了他的“发明”——
首先是脱色:泔水油和地沟油被倒进过滤机,加人白土后发生化学反应,原本的褐红色变得清澈透明。而在这个步骤里,油的酸价还会被降低——酸价是衡量油品质好环的重要指标,酸价越低表明油越好——这可以逃脱卫生部门的检查。
第二步是水洗:把经过脱色的油倒入一个大水池后搅拌,去除杂质,并进一步脱色。
最后一步是抽真空:把油放入一个真空罐后加温,起到去除异味的作用。
一辆大卡车正在院中将“成品油”装车。据袁老板介绍,每天晚上都有人会来这里拉油。十几年风雨无阻。
●“以饮食垃圾炼油是个暴利的产业。”一位知情者说,它形成了一个链条,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而某些人的良心就泯灭在金钱里。
●按照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及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有关文件:“像泔水油以及地沟油等这样的废弃食用油,除直接排放外,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