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doc

上传人:544272817 2011/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更多公务员历年真题等资料下载点击进入:>>>点击进入<<<---按住CTRL单击进入
2008年辽宁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聘任)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申论》试题
满分:1 00分    时限:1 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  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2007年,仅山东省就有共206家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中国。这种“非正常撤离”对中国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政绩为导向"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敲响了警钟。
    山东省外经贸厅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以来“非正常撤离”,(人民币,下同),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烟台去年逃逸的三家韩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370万元,各项债务3000万元。同类事件在胶  州、青岛等地发生,韩资企业密集的青岛市城区更是“重灾区”。
    (2)近年来,地方招商引资数量及GDP的增长率骤然成为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最重要的指标,追求任职期内(一般为五年)经济指标增长几乎成为各地政府,特别是主管官员的偏爱,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在短期内出经济业绩,地方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动用人员,提供条件,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甚至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但限于国家法规和社会关注,对招商引资开出的优惠基本上都有一个限期,因此,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充分享有期限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待优惠政策期结束后又得到异地优惠政策的暗示、吸引,一旦新的优惠收益大于搬迁成本,就毫不迟疑的纷纷外迁。人们往往将这类经常忙于“搬迁”的企业称之为“候鸟企业”。
    这些“候鸟企业”利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急迫需要,追逐优惠政策,廉价资源,设立投资项目,待优惠政策期限临近就像候鸟一样迁走,那里有优惠政策就飞向那里。
    (3)知情人士透露,青岛市外经贸局已经给个地方外经贸局下达了任务,要求下属单位管好当地的外资企业,关注他们的动向,对各区的外经贸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政府缺乏履行和发挥政策效能的法律依据,早在2006年和2007年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就这一问题向市政府提交过调研报告,但政策建议的执行力度不强。青岛市政府政策研究室2008年四月份专门成立了针对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的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
    研究人员发现:青岛市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是韩国,韩资企业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众多小规模的老公密集型制造业,一方面造成了青岛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出现“候鸟企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过去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措施逐步取消,比如,两税合一之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待遇相同:出口退税率降低:限制加工贸易的商品种类数量增加,开始增收土地加了企业的运营成征用税等等,这些都在提高了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增本。
    “擅自撤退”,为63家,其余依次是服装厂33家、皮革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