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1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共情陪伴奠定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与根本是什么?又该如何促进幼儿相关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社会能力
建构一个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础,包含4个维度、16项关键经验的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模型。
根据我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学****结合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我认为“心理社会能力”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
心理社会能力,原本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将其简称为“心力”,与“体力”和“脑力”相对应)。
在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中,对幼儿而言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健康生活,特别是其中重点提及的“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等,恰恰是心理社会能力的核心内容,都可以、也应该在幼儿时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这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将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具体细化为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4个维度——
◆情绪管理: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4项关键经验;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知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性别角色4项关键经验;
◆人际沟通:包括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3项关键经验;
◆社会适应:包括行为****惯、挫折应对、合作分享、冲突化解、直面欺凌5项关键经验。
这样,我们就建构了一个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础,包含4个维度、16项关键经验的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模型。
学前阶段是个体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相比在知识和智力上获得发展,幼儿更加需要在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层面上有所收获。他们要学****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学****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控制自我,学****如何处理生活和人际问题
等。
这些幼年时期的经历,就是在特定情境下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会印刻在幼儿的大脑神经里,并在成年后产生对应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共情陪伴
共情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共情陪伴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考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在“放空”自己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这种陪伴方式中,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己”“人—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事”“人—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剧、主题绘本阅读等形式,尝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相关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