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大历史观后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大历史观后有感.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8/1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大历史观后有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目挺长的,没办法,可以看做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关怀。我自己倒是认为蛮贴切,直白,让人找不到反悔的证据。这是一种性格,即今天我要说的东西。
这本书说实在的我没读完,不过看出些东西,心里还是有些感触的。黄仁宇开头也说清楚了,综合重于分析,所以,在此我想用综合说说读这本书看出的一条线,中国人性格的一些猜想。
作者前面部分提到两个教授的时候,顺便隐藏反对一样的提出自己作历史的方式。据我所知,大部分喜欢质感的人都很在意分析事物。另一部分喜欢内涵的人就更注重结合事物抓连线的点。我感觉我身边的人都是这两个端点。感官化的人和心灵化的人,这两种性格是性格的两个重要端点。感官化的人重视感观,实际,性情敏感;心灵化的人大气,会读心,比较受欢迎。而我要简略的就是端点周围的东西。
我感觉中国人就是两种性格的混合。现在的普遍是两种性格的结合体,就看更偏向哪个端点,感官,还是心灵。
两种性格,北方游牧,南方农业。
作者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客观。他写书阐述历史的时候简直是给外国人表达。其实也就是英文的。就是给人,而不是中国人。我还是比较赞成这种方法。如焚书坑儒,作者写成焚烧诗书,活埋反对者。他写中国人性格极其客观。
中国现在的国家制度,处事风格源自周朝。
作者提到,夏朝存不存在还是个谜,或者说夏朝根本就是制度化的原始社会。中国国家起源于商周。商朝和周朝中国的特点开始显现。
商朝尚武,风格剽悍,残暴,实际。商朝是个很重实效的时代,商代的青铜铸造比周朝的要好。据说纣王就是武功高手,关于纣王其实也有很多疑点,我并不认为正义是一方定义的。
周朝尚文,重农业,懦弱,重形式。周朝上级追求完美和形式,做事远没有商朝的实际作风。东周末年的百家争鸣已经是两种性格的主流了。
百家争鸣以法家和儒家居大。法家思想主张实际的统一征战,依法制国。儒家也主张中央集权却要用礼仪道德统一。东周诸侯一方面推崇好听的儒家的仁义,一方有采取法家的制国统一主张,这种表面形式的虚伪正是周朝流传下的性格特征,周朝之后,国家纷纷效周,中国思想性格逐渐定型。春秋时诸侯还是在意仁义道德的,战争遵守礼仪约定而战,只是渐渐失去这种艺术战争了,兵法诡计。到战国的时候,就变成凶残的真正战国。
中国性格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造成中国历史的程式化和相似化。
中国历史前后惊人的相似我感觉就是性格使然,必定如此。
秦似于隋,短暂繁华,暴政而亡,代不过二世。
秦亡于汉,形成长久的两汉。
隋亡于唐,形成长久的盛唐。
汉灭,割据争端起,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
唐灭,天下大乱,五代十国。
每个朝代似乎都是一个明君的开始,一个昏君的结束。其实不难看出,是周朝性格的开始和商朝性格的结束。
汉有汉文汉武,唐有唐太宗唐玄宗,宋有宋太祖宋太宗,明有明太祖明成祖,清有康熙乾隆。
汉代之后独以儒家一家。秦之后各朝代延留下中央集权。其实儒家已经是两种观念的结合了,强横的中央集权和道德礼仪的文明约束。这是中国性格的融合特征。表面的文明礼仪面具和内心的强烈集权思想。质感的反叛暴戾会促使我们推崇战争和争斗。虚化的文明道德约束则是让我们懦弱和形式。日本的性格很对初始的性格分析。叛国者均有,***独多。
中国人整体结合这两种性格,以这两个为端点两边发散。
文明道德使我们更看重文化底蕴和素养,但是不要在只追求这个了,实际一些,我们更缺的是事实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