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2
文档名称:

谈自己的创作.txt

格式:txt   页数:2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谈自己的创作.txt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5/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自己的创作.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自己的创作》
正文
《争强》序
客冬,导师张仲述先生因事去国,我们相约在张先生走后暂不排剧。恰巧今年南开礼堂预备拆旧重修,约在十月下旬可以完工,大家更安心等候导师归来,准备来年新生命的开始。在这冬蛰期内,我们已着手的几件工作:第一是搜集二十年来话剧运动的史料;其次是筹划下次试验的剧目;末了,印出去年公演《争强》的舞台脚本。前者需要国内剧坛前辈的指点,非一朝一夕能成,所以至今只做出一部分;后者便是现在和读者见面的《争强》。
《争强》(Strife)是晚近社会问题剧的名著。著者高尔斯华绥(JohnGalsworthy)的性格素来敦厚朴实,写起剧来也严明公正。在这篇剧内他用极冷静的态度来分析劳资间的冲突,不偏袒,不夸张,不染一丝个人的色彩,老老实实把双方争点叙述出来,决没有近世所谓的“宣传剧”的气味。全篇由首至尾寻不出一点摇旗呐喊,生生地把“剧”卖给“宣传政见”的地方。我们不能拿剧中某人的议论当作著者个人的见解,也不应以全剧收尾的结构——工人复工、劳资妥协——看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作者写的是“戏”,他在剧内尽管对现代社会制度不满,对下层阶级表深切的同情,他在观众面前并不负解答他所提出的问题的责任的。
剧内有一对强项的人物——傲悍的董事长和顽抗的技师——全剧兴趣就系在这一双强悍意志的争执上。董事长安敦一是代表厂方的,一位真有骨气的老先生,抱定了见解,一丝一毫也不退让。对方技师罗大为是铁矿罢工的领袖,生来一张锋利的口舌,火一般的性格,也保持不妥协的精神。二人都是理智魄力胜于目前一时的情感,为了自己的理想,肯抛开一切个人的计算的。安敦一说得好:“让工人一步,工人就会要求十步。”对工人有弱怯的退让,在他看来结果只能“毁坏大家”,并且“毁坏工人们自己”。他一向抱定团体内应当“有主脑,有服从”,现在在他的团体里出了罢工反抗的事情,他当然是不让步。罗大为呢,他自己受过厂方苛刻的待遇,他说他认得资本,资本是一个吃人肉喝人血的妖怪。这东西一日不铲除,一日工人便没有幸福。他对工人们喊着:“为你们子孙计,你们也要奋斗到底!”所以他当然也不让步。
然而结果,二人都过于倔强,他们的意见都没有实现;一个女人白白做牺牲,两个头脑也徒然地被人推倒。大概弱者的悲剧都归过于他太怯弱,受不住环境的折磨或内心的纠纷,强者的悲剧多归咎在过于倔强,不能顺应境遇的变迁。两个都是一场凄惨的结果,却后者更来得庄严,更引起观众崇高的情感。所以在第三幕将终时,安敦一辞去了董事长职。罗大为看罢死妻,由家跑来,恍然明白工人们已离叛他讲和,这时造化环境的播弄真令他哭不得笑不得。这一对强项的人物对他们所遭环境的宰割也只得俯首。工人们董事们都偷偷地溜了,安老先生更觉出他所不能共存的敌人,才是精神上他所敬服的朋友。他颤颤巍巍地向罗走来,对他说:“我们两个都是受伤的人!”
叫着“朋友!”把手伸出。罗“面上颜色由敌忾而变成惊异,二人凝视半天”,终于互相敬服,二人握手。这段描写的确是这篇悲剧最庄严的地方。
总观全剧,章法谨严极了,全篇对话尤写得经济,一句一字不是用来叙述剧情即对性格有所描摹。试想把一件繁复的罢工经过,束在一个下午源源本本地叙出,不散,不乱,让劳资两方都能尽量发挥,同时个人的特点,如施康伯的昏,王克林的阴,安蔼和的热,魏瑞德的自私,尤其是第二幕第二场写群众心理喜怒的难测,和每一个工人的性格,刻画得又清楚,又自然,这种作品是无天才无经验的作家写不出来的。
最能看出作者的手腕的地方,自然是罗大为在大成铁矿桥前一段长话。
彼时工人疯狂似地反对他,他不顾生死,对众宣讲。在他猛火一般的话里含蓄满了勇敢、酸辛和愤慨,说到后来,全场工人的精神完全如醉如痴地听从他的指挥。他转开了工人们目前所受的痛苦,说到那可虑的将来;这时他捉着工人们勇敢的心灵,叫工人为将来的子孙们计要拿出勇气死争,铲除不公平的待遇。此处他的词气动人极深。全剧节奏也达到了顶点,所以易五(他的同党)登高一呼:“罗大为!”全场群众山一般地响应。恰巧在罗大为“喜极欲泣”的时候,陶美芝跑来报告他女人——罗爱莲的死,罗大为便起始由最高的山巅上坠落,直到他慌忙走后,工人们又恢复了自己的意识,把方才所崇拜的英雄偶像又咒骂得分文不值,当时就找到董事会讲和上工,罗大为便完全由幸福的极顶降在悲惨的下层。作者洞彻全剧节奏,刻准时间转移剧情的本领委实是可惊。
末了,我们应当感谢原作者的,他所创出那两个主要角色,无意中给我们许多灵感。说起来,二人自有二人的短处——譬如见解的偏颇,过分的倔强。然而他们那种刚挠不屈的魄力,肯负责,肯顾大局的骨气,的确是晚近青年们心灵贫弱的补药。在势在位,不为自己打算,抱定专一的见解,拚着位置、财产、性命,“为将来,为大局”争!争!像这种呆子打着灯笼在今日的中国找,真是“凤毛麟角”,实在不多。结果,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