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对我国当今对外贸易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对我国当今对外贸易的启示.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对我国当今对外贸易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代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特征,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有了很大区别,需要我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国际贸易问题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我们也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发生的变化,才能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进行制度安排和调整,以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动向。因此,本文根据国际贸易理论演变趋势,探讨如何选择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走向,以期起到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演变;启示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啊对外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至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推行重商主义所鼓吹的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实行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德国美国所奉行的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保护贸易政策。
第四阶段:二战后出现了贸易自由化趋势。
其中“二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表现在:
关税大幅度降低
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
“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他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是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同保护贸易主义相结合,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自由度超过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不同商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同。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变对我国外贸政策选择的启示
1、立足现实,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意味着虽然世界贸易结构与贸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仍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具有多层次性,比较优势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我国开展外贸交易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在对外贸易交往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和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形成优势互补。
我国应在原有比较优势基础上发展本国的竞争优势,基本方向是发展产业竞争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在措施上引进与开发技术相结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力求与世界经济发展主导方向相一致并努力占据一席之地。
2、依据规模经济贸易理论,重视我国规模经济的作用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揭示了当代国际市场是以垄断竞争和工业制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品的多样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利用本国资源生产所有的工业制品,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也有进有出,贸易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机会。因此,要改变我国现有外贸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分工不明确的缺陷,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提高企业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建立产业集群。如温州轻工业城显示了对外贸易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外贸企业的发展在具有一定规模后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从而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整体实力。
3、国际新要素理论给予我国贸易新思路是:培育和发展对外贸易的要素
基础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