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墓地管理员
第一章墓地管理员的职业道德
[学习目标] 掌握墓地管理员道德修养和职业守则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墓地管理员岗位的责任感和神圣感。
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职业道德概述
(一)、职业的定义和职业分类?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五个特征:
1、目的性,我们从事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报酬,有了报酬才能养家糊口,才能过更好的生活。这就是职业的目的性。
2、社会性,因为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的成员构成的,不管我们从事任何职业,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服务,这就是职业的社会性。
3、稳定性,职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形成的,他不可能今天有,明天就取消了,他要有相应的生命周期,这就是职业的稳定性。
4、规范性,不管你从事的任何职业,他必须是国家允许的,也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这就是职业的规范性。
5、群体性,既然是一个职业,他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这就是职业的群体性。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划分职业的标准有所区别。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我们教材讲的就是这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这部《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从我国实际出发,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状况,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一项空白。
八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大类中类小类
农场经营者
农业
农牧业
农夫
农业技师、指导员
职业、工种及岗位的三者关系
1、职业,它是一种特定工作的统称。比如:医生、教师、服务员等
2、工种,是根据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比如:骨科医生、语文教师、殡仪服务员等。
3、岗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比如:骨外二科医生、初二四班语文教师、殡仪大厅服务员等。
由此可见,职业、工种与岗位三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举例说明:你在一家机械厂上班.
你的职业就是机械制造业
岗位就成了你在某车间的具体位置
(二)、道德的含义
古代典籍中,道是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德是人们对道认识的所得。所以我们今天把它概括为: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我们教材解释为;“就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可以定义为:道德是人们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与促进人类社会和谐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关的精神追求、情感意识、行为操守和社会规范。
1、道德要靠传统文化去传承,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现在,党中央明确的提出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