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8/11/10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指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减退,不能维持最低限度机体需要的心搏出量所引起的休克综合征
病因
心室肌射血功能严重受损:常见于急性大面积心梗、急性爆发性和/或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病、重度或晚期心力衰竭等。心室充盈功能突然明显降低:常见于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血性填塞、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机械性泵血功能障碍:常见于心房粘液瘤或巨大血栓、赘生物嵌顿于房室瓣口、急性瓣膜穿孔、室间隔穿孔、腱索或乳头肌断裂以及肺动脉栓塞等。
病理生理特征
血压明显降低,导致器官、组织严重灌注不足,从而发生一系列新陈代谢障碍。
诊断标准
有严重心脏病证据,如AMI等。
血压显著降低:
SBP<80mmHg;
原有高血压者,SBP 较平日下降80mmHg以上;
脉压<20-30mmHg。
脏器和组织严重灌注不足:
意识障碍,皮肤苍白湿冷、肢体末稍紫绀、心律不齐,尿量减少<20~30ml/h等。
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
AMP(主动脉平均压)<65mmHg;
PCWP>18mmHg; LVEDP>10mmHg ;
CI<~/();
CVP>14cmH2O。
临床分型
(一)按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休克:
此时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为主。
表现为神志清楚,烦躁不安,口干尿少,心率增快(>100bpm),SBP≤80mmHg,脉压<30mmHg。
中度休克:
除上述改变外,尚有微循环障碍增重。
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肢端发绀,尿量减少(<17ml/h),呼吸浅促(>20次/min),脉搏细速≥120次/min。SBP进一步下降在60~70 mnHg, 脉压< 20mmHg。
重度休克:
此时微循环严重障碍,引起脏器功能障碍。
表现为意识模糊或神志不清,四肢厥冷,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尿24h<100ml,或完全无尿,脉搏细速无力,>120次/min或不能扪及,心音低钝不齐,呼吸浅而不规则,SBP<40~60mnHg, 脉压逐渐消失。如无及时和有效的抢救,迅速出现DIC,ARDS和心、脑、肾、肝功能衰竭等表现,直至死亡。
(二) 按末梢循环障碍状态
血管张力增高型:
皮肤苍白、四肢厥冷、汗多尿少和意识障碍重等。
血管张力减低型: 皮肤色泽较红、四肢相对温暖、汗少尿少尿略少和意识障碍较轻。
鉴别诊断
心源性休克相关病因的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易患因素,可有心绞痛史。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出汗。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可以休克为首发症状。
心电图有坏死型、损伤型及缺血型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cTnT及cTnI。
肺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有下肢静脉血栓、Af伴右房血栓、右房粘液瘤等易患因素。
常由突然用力(如排便)或体位改变时诱发。
除休克外,常有突发呼吸困难、咯血、紫绀、胸骨后剧痛、甚至昏厥。体征有P2亢进、肺动脉瓣区SM或DM、右心奔马律和胸膜、心包摩擦音。
ECG:SⅠQⅢTⅢ、心电轴右偏、肺型P波和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有肺部阴影、右心扩大和胸腔积液。
急性心包填塞
常见于介入性心脏诊治手术时,或有败血症、结核病、病毒感染和胸部外伤等病人。
除休克外,常有发热、胸骨后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咳嗽、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