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沙河市十里亭镇人民政府.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沙河市十里亭镇人民政府.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1/1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沙河市十里亭镇人民政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沙河市十里亭镇人民政府
2018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说明
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规定,现将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
(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各项服务事业。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依法管理乡财政,执行本级预算。
(五)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广播、体育、卫生等事业。
(六)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七)坚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秩序。
(八)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九)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办理兵役等事项。
(十)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沙河市十里亭镇人民政府为行政单位,经费保障形式为全额。
二、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我市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的预算中,单位的收支包含在部门预算中。
1、收入说明。2018年预算收入8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万元。
2、支出说明。2018年支出预算800万元,其中:,。
3、比上年增减情况。2018年预算收支安排800万元,较2017年预算增加50万元,主要为人员经费支出增加。
三、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主要用于机关正常运转、公务用车运行、办公用房维修维护等日常运行支出。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
2018年,我部门“三公”,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公务接待费1万元,。主要原因是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等相关条例,细化措施,强化监督,从严规范和控制“三公”经费。今后我部门将一如既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五、绩效预算信息
总体绩效目标:
总体目标:2018年,我镇总体谋划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夯实基础工作,砥砺奋进、创新突破,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一)以“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推进“幸福乡村”工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突出抓好农村道路、电力、饮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落实全年办实事计划。加强全镇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巩固群防群治成果,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全镇社会政治稳定,为构建和谐十里亭,平安十里亭奠定坚实的基础。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积极争取支持,努力营造思发展、谋发展,各级各部门支持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做好村庄容貌整治工作,提升村镇品味
深化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提升镇村形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好水涧新民居建设工作和上申庄新民居建设;用发展的眼光和城镇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规格地规划建设镇区,加快镇区改造升级,做好镇区主干路绿化美化工作,提升镇区品味。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争取上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水利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增产丰收。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程度提供必要的保证。

(四)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要加大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逐步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二要加强台帐管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村台帐;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办理流出、流入人口信息平台交换情况;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努力把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继续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维护一方稳定
完善群众工作制度,抓好群众服务,推进群众工作的上档升级。精心组织对社会回归人员的教育,完善“三级联防、四级联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下基层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将各种矛盾纠纷扼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