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学文化欣赏
摘要:数学史在培养数学文化素养中的作用巨大;
数学思维的一般缺陷;
数学与文化、语言等的关系;
认识数学文化更有利于实施数学文化教育。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思维未来发展
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含义: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
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动态系统。
二、数学史在培养数学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1、数学史可以培养中职生正确的数学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
2、数学史可以锻炼中职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的思维特点具有以下两点:
一是思维的“肤浅性”。这表现在学习数学时只注重数学的形式和
结论,而对其本质没有深入了解。
二是思维的“混乱性”。思维呈现颠三倒四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做证明题,表现为不深思熟虑,无逻辑性,出现严重的思维无序、思维混乱的状态。即使是对有明显思路的题目,也缺乏简洁、准确、流畅
的表达能力,那些无依据的推理,因果关系的错位,在解题中屡见不
3、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理念美是人类的永恒话题
对美与数学的探讨也自古就有。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认为:“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培根更断言:“数学还是关于美的科学。”著名的法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说:“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和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是所有数学家都知道的美感。”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 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数学史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审美理念和美学故事,数学中的美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类: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
简洁美即用简单、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及对概念命题的表述上均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称美存在于大量的几何图形中,有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和谐美在数学中更为人们所追求和着迷,如所有相似图形;球形。奇异美则是吸引着人们去考察、了解、研究、欣赏数学的重要原
认识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
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
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
古希腊的文化时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获得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最高目标。在中国的数学文化里,不可能给这样的直观命题留下位
同样,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却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
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
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多侧面地开展数学文化研究
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以下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
数学和文学。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 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学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