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邹城市畜牧兽医局邹东生态示范区建设意见近年来,畜牧兽医局始终把发展生态畜牧业放在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积极配合我市邹东生态示范区建设重要战略。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科学确定生态示范区畜牧业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态示范区范围内着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的生态畜牧业,积极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目标及任务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部门职责职能,指导区内各乡镇科学划分养殖三区(畜禽禁止养殖区、畜禽控制养殖区和畜禽适合养殖区),引导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产品加工等适度集中布局,实现农牧一体统筹、产业配套链接、空间综合利用。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以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大力倡导畜禽养殖“三退一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场区),逐步缩小散养比例,提高畜禽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应用发酵床养殖、粪污自然发酵处理、沼气工程等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加快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到2018年底,邹东生态示范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2%以上;力争2020年底,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基本实现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优化生态畜牧业产业布局。针对邹东生态示范区各镇产业优势、支撑条件、趋势潜力,逐步引导形成“一区、一带”的生态畜牧业产业布局。农林果畜绿色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展示区。主要包括城前、张庄、香城、看庄、田黄等镇,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引导发展肉羊、肉牛等草食家畜,粮改饲草食畜节粮型畜牧业突破发展,切实带动周边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肉禽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采取一体化推进的模式,大力发展肉鸡和肉鸭,同时兼顾肉鹅产业的培育,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产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实现绿色生产展示功能。生态畜牧业旅游产业增值带。主要包括峄山、石墙、郭里、大束等镇,利用山区丘陵空间突出的优势,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结合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打造畜牧业文化旅游,畜产品加工体验,人与小动物和谐认知等,带动奶畜、珍禽等产业增值获利。调整优化畜禽生产结构,提高畜产品加工产值。大力发展食草节粮型的牛、羊、兔产业,加快发展蜜蜂、肉鸽、狐狸、貉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加快畜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畜牧品牌产品。2020年,邹东生态示范区内牛、羊、兔肉在肉类总产中的比例提高到22%,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30%以上。主要措施强化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坚持倡导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健康生产,鼓励养殖场引进现代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积极引导养殖场户“入园进区”、“退村进区”,逐步缩小散养比例,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严格按照农业部“部、省、市、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活动工作部署,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示范创建要求,深入组织开展示范场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畜禽标准化养殖水平。2、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力度。制定了全市畜禽养殖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方案,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确定了“统一规划、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试点先行”的原则,各镇因地制宜,分类建设。计划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