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蜀道难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蜀道难教案.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1/10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蜀道难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蜀道难》教案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继续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疏通课文。
3、情感和目标:
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主旨。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突出领读、诵读、背诵,在熟读背诵中把握情感和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MP3朗诵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余光中《寻李白》
(二)推进新课: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
(1)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
(2)有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1)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后代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2)乐府诗《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贺看后赞叹不已,说: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后世称李白为“谪仙”。
4.《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
(1)请听课文朗诵,体会蜀道之难及李白诗风。
(2)噫吁(yī xū ) 鱼凫(yú fú) 猿猱(náo) 扪(mén)参(shēn)
膺(yīng) 巉(chán)岩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pīng)崖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
吮(shǔn)血咨嗟(zījiē)
(3)蜀道有何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句话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诗人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又称反复)的修辞手法,加深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