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Ⅰ酒剂、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要求
、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渗漉法等浸出方法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
二、实验指导
、酊剂与流浸膏均为含醇浸出制剂,成品均应检查乙醇含量。酒剂与酊剂尚须作甲醇量检查。
。对药材量无统一的规定,通常是以酒为浸出溶剂,采用冷浸渍法、热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制备,可加适量的炼糖或炼蜜矫味。
,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与原药材20g。通常以不同的乙醇为溶媒,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每毫升相当与原药材1g。一般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多用渗漉法制备,亦可用浸渍法、煎煮法制备。操作方法及要点见教材,不再赘述。流浸膏成品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成品中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于贮存。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渗漉液。采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按渗漉法操作,收集渗漉液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约药材量3~4倍的续漉液。续漉液回收乙醇,低温浓缩至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调整至规定的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若过粗有效成分浸提不完全,过细则渗漉、过滤等处理较困难。装筒前药材应润湿,使其充分膨胀;装筒时应将药粉分次加入,层层铺平,松紧一致;装溶剂时应排除筒内气泡。避免冲动粉住,使提取完全。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
设备器皿:磨塞广口瓶、渗漉筒、木槌、接受瓶、铁架台、蒸馏瓶、冷凝管、温度计、水浴锅、烧杯、量筒、量杯、脱脂棉、滤纸、电炉、蒸发器、漏斗、天平等。
药品:五加皮、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麻黄、乌梅、甘草、土槿皮、橙皮、远志、乙醇、白酒、氨溶液等。
四、实验内容
(一)抗风湿酒
【处方】五加皮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麻黄乌梅甘草各10g 白酒500ml
【制法】取以上各药加白酒500ml,加热回流提取2h后,放冷过滤,滤渣用力压榨,所得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24h,过滤即得。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5ml~10ml。
【注】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Ⅶ E所载气相层析法测定,应符合规定。
。处方中质地坚硬的药材应适当粉碎成粗末。但不宜过细,否则造成过滤困难。
,应注意时常振摇或搅拌。亦可采用热浸渍法制备。
(二)土槿皮酊
【处方】土槿皮200g 乙醇(80%)适量制备量100ml
【制法】取土槿皮粗粉,置广口瓶中,加80%乙醇100ml,密闭浸渍3~5日,时加振摇或搅拌,滤过,残渣压榨,滤液与压榨液合并,静置24h,滤过,自滤器上添加80%乙醇使成100ml,搅均,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杀菌,治脚癣。
【用法与用量】外用,将患处洗净擦干后,涂于患处上,一日1~2次。
【注】 ,粉末过细过滤较困难。
,应注意时常振摇或搅拌,为提高浸提效率,可采用重浸渍法。
(三)橙皮酊
【处方】橙皮(最粗粉)20g 乙醇(60% )适量共制100ml
【制法】按浸渍法制备。称取干燥橙皮粗粉,置入广口瓶中,加60%乙醇100ml,密盖,时加振摇,浸渍3~5日,倾出上层清液,用纱布过滤,压榨残渣,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24h,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胃。用于消化不良,胃肠气胀。为芳香或苦味健胃药,亦有祛痰作用,常用于配制橙皮糖浆。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2~5ml。
【注】 ,故本品所用原料以干燥橙皮为宜,如用鲜橙皮为原料,投料量可酌情增加,乙醇浓度可增加至70%,以保证有效成分的浸出。
%乙醇足以使其中的挥发油全部浸出,且乙醇浓度不宜过高,以防止橙皮中的苦味质与树脂等杂质过多的混入。
,应注意适宜的温度并时加振摇,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即称取干燥橙皮粗粉20g,置广口瓶中,加乙醇,密盖,置超声清洗机(~,输出功率不少于250W)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