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doc

格式:doc   大小:14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1/10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
第一章总则
1 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 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试验工作,锚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3 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4 在应用锚杆支护的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
第二章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类
5 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6 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行。
7 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类指标。其它条件下的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和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
表1
分类指标
说明
顶板强度(指单项抗压强度Mpa,下同)

取巷帮煤层强度加权平均值
底板强度σcf
取巷道宽度内底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巷道埋深H(m)
巷道所在位置至地表的垂直距离
护巷煤柱宽度X(m)
一侧煤柱的实际宽度,其中:
沿空掘巷(无煤柱)时X=0;
巷道两侧均为实体煤时X=100
采动影响系数N
只因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撑压力的影响
N=直接顶厚度/采高(当N>4时,取N=4)
围岩稳定性指数D
指围岩节理裂隙、层理的影响程度,以非锚杆支护工作面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代替
煤层上、下山分类指标
表2
分类指标
说明与代替方法
顶板强度
说明同表1
煤层强度
说明同表1
底板强度
说明同表1
H
取上、下山两端埋深的平均值
X
说明同表1

Nˊ=W×N,W为煤柱影响系数,W=1-X/L。
L---为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带影响范围
D
说明同表1
第三章锚杆支护设计
8 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为进行科学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的原始资料。巷道施工后,根据实际揭露的围岩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校核,为修改和完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锚杆支护设计必备的原始资料(表3)
序号
原始资料
说明与测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