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8章社交网站.ppt

格式:ppt   大小:2,555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8章社交网站.ppt

上传人:autohww 2018/11/11 文件大小:2.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第8章社交网站.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单元
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八章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的发展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理论是理论假设,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本章概要
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
社交网站带来的问题
working Site
第一节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社交网站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的或者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上面列出自己的各种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在英文里,working Site经常被使用者、研究者们提及,work WebSite互用。
严格地说,在强调点和视野上,working强调的是一种关系的始发,它常常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初建。
英文中的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的特点:
它使用户能够系统地在网络上将自己现实的社交网络公之于众。
虽然社交网站也使一些线下无现实接触的人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一种线上联系,从而交往到新的朋友,但是这并非人们上社交网站的主要目的。在很多大型的社交网站上,如Facebook、MySpace、Bebo,人们主要和他们既有的、线下的、现实的社交群体中的一部分人进行交流。
1、第一个社交网站SixDegrees
最早将各项功能结合起来的社交网站是创建于1997年的SixDegrees,它允许使用者创建个人主页并公开好友名单及链接。SixDegrees将自己定位为“促进人们彼此联系沟通的工具”,短短几年就赢得了数百万用户,但是由于经营不善,于2000年倒闭。
从互联网大气候看,SixDegrees有些生不逢时。当时上网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常态”行为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一部分SixDegrees的早期用户在注册后,没能在网上找到周围的朋友,久而久之逐渐放弃使用SixDegrees。
2、社交网站发展的两波浪潮
1997—2001年是社交网站发展的第一次浪潮。此间兴起的有AsianAvenue、、MiGente、Cyworld、LunarStorm等。
第二波社交网站浪潮则始于创建于2001年的Ryze,这个网站主要面对旧金山的商业圈和技术圈,旨在协助这些群体维护、拓展商业网络。之后,Tribe、LinkedIn、Friendster也纷纷创立。
Facebook在2004年刚建立时,它仅对哈佛校友开放,后来它开始支持其他学校校友加入,但注册的时候还是需要相关学校的电子邮件地址。这就使得早期的Facebook有一定的闭合性。2005年起,Facebook逐步向高中学生、企业开放,现在其已成为完全开放的社交网站。而在管理理念上,Facebook仍坚持一定程度的限制性原则。比如,要加入某个企业,电子邮件地址。Facebook与其他社交网站相异之处在于其个人主页不会向所有人开放,还有就是它支持个性化页面。
案例:Facebook的拓展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