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心理学家李子勋文章十九篇.doc

格式:doc   大小:133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家李子勋文章十九篇.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8/11/11 文件大小:1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家李子勋文章十九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文章一: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文章二:李子勋谈后现代心理学:心理疾病是"看"出来的文章三:李子勋讲座经典语录文章四:心理医生的困境文章五:李子勋的十个经典问题(感觉常用在强迫症者)文章六:抑郁也许是一种重要的情绪文章七:单身男子什么时候玩够呢?文章八:非婚生活也是现代的主流生活文章九:心想事成与吸引力法则(时尚健康专栏)文章十:男人与母亲——李子勋文章十一;创造自然与生创造自然与生命的神――父亲文章十二: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面向海内外华人分享关于亲子关系的思考文章十三:父亲意识的觉醒――天为父,地为母!文章十四:爱与自由能同时存在吗文章十五:谈谈快乐与快乐主义文章十六:中年危机?文章十七:我们如何才具有创造力文章十八:孩子是最需要你保护的人文章十九:自我情绪调节解析文章一:心理咨询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不仅仅是对客户的服务说明,其实也是帮助咨询师认清自身的能力局限和工作任务说明。)1、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你的视角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心理咨询当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药。对人们的现实困境,心理咨询其实一筹莫展。如果你向咨询师抱怨“他为什么抛弃我?”“老板为什么炒掉我?”“钱为什么那么难赚?”那他惟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如果一个人失恋了,很痛苦,咨询师必须承认:“失恋当然会痛苦,这很正常也很自然。”但是,如果这种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咨询师就会与你一起来分析:“为什么这个痛苦会被如此放大呢?它对你有什么更深层的心理意义?为什么你需要久久地抓住它不放?”你的故事,咨询师在听,但他却是在用眼睛听。他观察你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你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你解释,哪些是你的赋义。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有时候,你受到启发,改变了一个视角,从“我是一个被动的受害人”变成“我是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很多东西就会变得不同。2、不能对你扮演一个“父亲”、“丈夫”、或“精神导师”假如一个女子,从小与父亲感情很深,事事问父亲拿主意;长大了嫁人,这个“支柱”就由丈夫来承担,每逢问题,她就从丈夫那里得到安慰、支持、指导。后来,丈夫离她而去,痛苦之中她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很自然地希望,咨询师能够像从前的丈夫和父亲那样,一直告诉她:“你最好怎么怎么做”。如果咨询师满足了她——你需要一个父亲,好,那我就来对你扮演一个父亲,她会马上得到很大安慰,并对咨询师充满感激之情。但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不会这样做,当她说:“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咨询师的意见”或“我有一个烦恼,希望咨询师帮我解决”,他可能显得很无能,甚至很可恶,要不含糊其辞,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反正不肯爽利地说出个一二三来。因为如果他扮演了这个角色,咨询者就会继续依赖这种关系,失去独立和成长的契机。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蛋壳里的小鸡,被某一种行为方式禁锢了自由,心理咨询要做的就是帮助小鸡打碎这层蛋壳,让它来到一个更阔广的天地中。3、不能或很难立竿见影我的一个同行遇上这样一位来访者:整整一小时,她哭诉哭诉,他就听她哭诉哭诉,时间到,她说:“我还没有说完,能不能延长一会儿?”他说:“下次再来。”到了下次约定的时间,她失约了,倒是她母亲出现在诊所里,问咨询师:“我女儿都说了些什么?”咨询师说:“你可以去问她。”母亲说:“她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只说,咨询师光是听,而且只肯听一小时,我找个朋友,还可以随便谈它三五个小时。”如果她只是哭诉,咨询师就只能当一双好耳朵,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他必须等待,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入口”,等待她过了最初的宣泄阶段,做好领悟的准备,等待她开始投入,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改变。如果治疗关系在起点时就中断,那就只能是一次失败的咨询,来访者没有收获。心理咨询不像内科看感冒,一剂下去药到病除。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8~10次,每次30~45分钟。除了时间,还需要经济上的准备。目前收费不一,在医院,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1块钱;社会咨询机构可能高一些,大多1小时150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费,200~300元/次。有些涉外的医疗机构,1小时100美金。4、不同于与朋友间的倾谈情绪不好时,我们也会与亲密的朋友做一番倾心交谈,经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咨询中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有时与朋友的感觉非常相似,但不完全一样。你的种种感受与看法,会受到咨询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你的隐私,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关系立刻中断,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倾诉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咨询师的话,经常与朋友的话很不一样。假如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我想***。”他不会说:“千万别。”他可能与你讨论:怎样的***方法比较快乐?如果***了会解决什么问题?留下什么问题?除了***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当然,需要与咨询师讨论***的人,往往没有真的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如果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