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旅夜书怀 - 杜甫(精选).ppt

格式:ppt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夜书怀 - 杜甫(精选).ppt

上传人:zhangkuan14313 2015/9/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夜书怀 - 杜甫(精选).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旅夜书怀
杜甫
关于格律诗:律诗属于格律诗。因为格律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所以又称之为近体诗。所谓格律诗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的“格”。就每首诗的句数而言,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为四句,共两联,分为第一联和第二联;律诗为八句,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就每句的字数而言,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即每句七个字。就语言形式而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一般不作对仗要求;绝句的两联一般也不作对仗要求。就音韵而言,每首诗偶数句的末尾的字(即韵脚)必须押韵。起句(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起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
《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飘泊之意。
《旅夜书怀》的参考译文: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独”字是本诗的诗眼。
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
问答题:
答: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危樯独夜舟”的现代词序是怎样的?
答:夜独危樯舟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是怎样的?
答: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境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诗人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这两句虽是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