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余氯仪工作原理结构设置(重点)维护(重点)工作原理水体中可利用的余氯(次氯酸和次氯酸根)-(二乙基对苯二胺)指示剂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显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余氯含量成正比。针对余氯的缓冲溶液可维持适当的pH值。可利用的总氯(可利用的余氯与化合后的氯胺之和)可通过在反应中投加碘化钾来确定。样品中的氯胺将碘化物氧化成碘,并与可利用的余氯共同将DPD指示剂氧化,。一种含碘化钾的缓冲液可维持反应的pH值。该化学反应完成后,在510nm的波长照射下,测量样品的吸光率,再与未加任何试剂的样品的吸光率比较,由此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氯浓度。。所采集的部分引入仪器内部的比色皿中,进行空白吸光度的测量。样品在进行空白吸光度测量时可以对任何干扰或样品原色进行补偿,并提供一个自动零参考点。试剂在该参考点处加入并逐渐呈现紫红色,随即仪器会对其进行测量并与零参考点进行比较。,线性蠕动泵的阀组件将控制样品进样流量和缓冲液及指示剂的计量注入体积。泵的阀组件使用马达驱动的凸轮来带动一组夹紧滚轮,这组滚轮通过滚压靠在固定板上特殊的厚壁导管来输送液体。操作周期如下:,样品在负压下涌入进样管和比色皿。,比色皿中留下新鲜样品,比色皿的有效体积由溢流堰来控制。,试剂管线打开,可使缓冲液和指示剂注满泵中阀组件的管道。,以确定试剂加入前的平均基准值。,可使缓冲液和指示剂流出后相互混和,并进入比色皿中再与样品混合。,对处理过的样品进行测量以确定余氯含量。。测量流程MCU数据采集显示DA转换模块微型泵结构框图整体结构色度计结构LED波长:510nm光电传感器色度计结构微型泵结构设置菜单记录菜单允许设置记录仪输出的高限和低限,CL17在刚出厂时设定0mg/L的余氯浓度对应4mA的输出,5mg/L浓度引起20mA输出。输出范围可调整到与4—20mA对应的0—5mg/L范围内任何浓度。例如,该功能可用于定义输出浓度较低的范围,以增加记录仪分辨率。例如:—,则记录仪输出范围可设置为0—1mg/L(这里4mA对应于0mg/L,而20mA对应于1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