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8/11/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规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规范
篇一: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强制性条文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XX》强制性条文
第三章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一. 1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规定。
3【条文说明】表设计最小新风量。部分强制性条文。
表~表最小新风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表中未做出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照国家现行卫生标准中的容许浓度进行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2由于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建筑污染部分比重一般要高于人员污染部分,按照现有人员新风量指标所确定的新风量没有体现建筑污染部分的差异,从而不能保证始终完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这两类建筑中的建筑污染与人员污染的影响,以换气次数的形式给出所需最小新风量。其中,居住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ASHRAE 确定,医院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日本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HEAS-02确定。医院中洁净手术部相关规定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第五章供暖
,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条文说明】集中供暖的建筑,供暖热负荷的正确计算对供暖设备选择、管道计算以及节能运行都起到关键作用,特设置此条,且与现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供暖系统有时是按照“分区域”来设置的,在一个供暖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房间,如果按照区域来计算,“区域”的误解,这里强调的是对每一个房间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供暖区域来计算。
,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独设置。
【条文说明】对于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不应将其散热器同邻室连接,立管或支管应独立设置,以防散热器冻裂后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
、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条文说明】规定本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儿童、老年人、特殊人群的安全健康,避免烫伤和碰伤。
,应符合下列规定:
、;
【条文说明】为减少供暖地面的热损失,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必须设置绝热层。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应设置绝热层;当地面荷载特别大时,与土壤接触的底层的绝热层有可能承载力不够,考虑到土壤热阻相对楼板较大,散热量较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为保证绝热效果,规定绝热层与土壤间设置防潮层。对于潮湿房间,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地面的地面面层
下设置隔离层,以防止水渗入。
,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条文说明】塑料管材的力学特性与钢管等金属管材有较大区别。钢管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腐蚀速度,使用温度对其影响不大。而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不同使用温度和压力对管材的累计破坏作用。在不同的工作压力下,热作用使管壁承受环应力的能力逐渐下降,即发生管材的“蠕变”,以致不能满足使用压力要求而破坏。壁厚计算方法可参照现行国家有关塑料管的标准执行。
,不得采用电加热供暖:
1供电政策支持;
2无集中供暖和燃气源,且煤或油等燃料的使用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3以供冷为主,供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4采用蓄热式电散热器、;
5由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供电,且其发电量能够满足自身电加热量需求的建筑。
【条文说明】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将燃煤发电生产出的高品位电能转换为低品位的热能进行供暖,能源利用效率低,是不合适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能源资源差距较大,能源形式与种类也有很大不同,考虑到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在只有符合本条所指的特殊情况时方可采用。
,电供暖系统应设,不同类型的温控装置。
【条文说明】从节能角度考虑,要求不同电供暖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温控装置。
,必须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条文说明】对电供暖装置的接地及漏电保护要求引自《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16。安装于地面及距地面高度180cm以下的电供暖元件,存在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