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挥团体功能,健全学生人格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段云熙吴桂梅刘月月
马艳波速国美何云鹏
关键字: 团体健全人格
论文简介: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诱导,形成团体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内容摘要】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有目标、有系列、操作性较强、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团体辅导形式。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并开展了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自身学习、实践和与同伴研讨过程中,认为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氛围要和谐、形式要互动、过程要注重生成、目标要具有发展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实现“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开发潜能,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目标。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确实让团体心理辅导服务于教学,真正起到育人的目的。
在研究中发现,学生在校园里和家庭、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一般在人际交往、学习交流、环境适应、情绪困扰、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反应较突出。因而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活动会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体验中获得感受,在活动中,形成各种认同意识及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约束机制,使健康向上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来影响其心理与行为。
宜良县“团体心理辅导”已走进课堂研讨课,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团辅”方法,营造良好氛围,体现合作、创新的团队精神的教育模式。如何落实“行——知——行——知”的教学环节,以更好地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潜心研究的。
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就其本质来讲,它是一种助人过程。用目前较流行的说法来解释, 辅导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心理辅导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个别辅导,另一种是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团体
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校的意义
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团体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别人生活在一起,都希望归属于某种团体,并被团体成员所接纳。在一个团体里,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往往受团体心理现象的影响。不同的团体气氛、团体规范、团体凝聚力对团体成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团体的心理现象,并通过培养团体,去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因此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第一、省时省力,效率高。第二、感染力强,效果广泛。第三、团体的方式更适合于学校。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中的运用
一、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目前,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大多是通过班级的方式进行。班级又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我们近年来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课题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具体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