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8年12月.ppt

格式:ppt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8年12月.ppt

上传人:汇 2013/7/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8年12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2008年12月
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
统计报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一、工资统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一) 主要性质
1、工资统计是认识劳动经济现象的有力武器,它是研究劳动力、职工、工资等数量、构成、分配使用等数量方面的科学。
2、工资统计是工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二)主要任务
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职工的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及工资福利等情况,为国家制订工资政策,为各单位进行工资管理提供依据。
(三)主要特点
1、反映机关、事业工资收入的总体情况。
2、反映工资制度改革情况。
3、政策性强。
4、在统计制度方法上,遵循国家统一的统计标准。
5、指标分组复杂。
(四)工资统计的范围
为全面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状况,以便及时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和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这个目的,工资统计的范围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部职工。
(五)主要原则
工资统计原则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层填报单位。
独立核算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3、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二、统计方法
1、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职工工资在哪个单位支付,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2、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分两种情况进行统计:
(1)、执行职员工资等级制的人员,按管理人员统计;
(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的人员,统计时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计。
3、工资统计是按实发的工资进行统计。
(一)人数
(二)工资
(三)单位类型和行业划分
(四)其他
三、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人数
1、职工人数
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判断是否统计为职工,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在单位工作,二是以工资为生活费主要来源(不包括离退休再就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