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的起源:先秦《诗经》时代
诗歌的全盛:隋唐五代、两宋
诗歌的衰弱:元朝
诗歌的再次兴起:清朝
唐代诗坛繁荣的原因
由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
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文学本身不断发展变革的原因。
唐诗的发展历程
初唐文学:批判六朝文风,为开创一代新风打下基础。
盛唐文学: 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中唐文学:又一个繁荣时期。
晚唐文学:是唐诗的衰微时期。
唐朝诗坛
初唐文学代表诗人:陈子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文学代表诗人: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中唐文学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
晚唐文学代表诗人:李商隐、杜牧
诗歌的特点
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
重视比兴寄托,含蓄蕴藉,温柔敦厚
意象与意境
虚与实、景与情
惜字如金,字字含情
讲究音韵之美
诗词的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议论:借古讽今、对比
其它:衬托、拟人等
诗歌格律
〖诗词分类〗
古体诗
就是我们所说的“古风”。它产生最早,形式多变,没有规则的限制,比较自由。
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诗余
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诗词的平仄〗
“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以两句诗来做例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句)
这两句诗中“无边”、“萧萧”、“长江”、“来”是平声,“落木”、“下”、“不尽”、“滚滚”则属仄声,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其中一个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古音的“不”是属于另外一种声调——“入声”,古人将入声”归入“仄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