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疗废物分类》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疗废物分类》试题.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18/11/1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疗废物分类》试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姓名成绩总分:100分每题2分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及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5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灭菌: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4、本办法自2006年9月11日起施行,原2000年11月30日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5、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6、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7、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8、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对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控制措施。()1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应包括设备管理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11、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时应在6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12、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性工作。()13、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14、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1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16、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17、医疗机构不用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18、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19、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0、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1、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应当于6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2、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23、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