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致良知——教育之道.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致良知——教育之道.docx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1/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致良知——教育之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致良知——教育之道

良知,心之本体。心,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教育之道在致良知,在亲生,在止于至善。意即:教育的宗旨在于使人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于,使人依据亲生经历,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一、良知与教育之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应从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良知学说提出:要人实现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和天地宇宙本来一体的和谐,最终达至万物一体的境域,即《易经》所说的“太和”式的宇宙论大和谐状态。良知本质上便是一种和谐意识,是充分发展生命的本质的深度体验,是与天地精神同出一源的秩序感,是宇宙大化落实在人心中的创造活力,是“仁道即生道”的现量展现。万物都可以透过良知的起用活泼泼地发展,在人即是实现人性,在物则是实现物性。人的自然性社会化以后,便可以参与人间秩序的建构,成为历史文化创造发展的动力,为社会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伦理资源,促进代表人类自由与希望的艺术的重创,尽其可能地实现人的一切潜力与质素。
良知是人的存在的第一本质,是社会建构的第一性原则,是价值实现的第一来源。缺少了良知,人将不成其人;背离了良知,社会生活亦将毫无意义。压抑人的良知,便是压抑人的神性;无视社会的良知,便是无视社会的公义。人的解放本质上即是良知的解放。理解良知之理即是理解做人之理,理解良知之情则是理解做人之情,情理合璧辉映,生命的内涵意义亦全幅彰显。充满良知温暖的社会才是真正福乐的社会。所以教育的育人实质是使人实现良知的过程。如果我们要摆脱理性的捆绑与束缚,祛除机械文明的异化与压抑,教育就应该依据良知的召唤回归活泼泼的生命,回归本然性的真实,重建现代性的人文精神,重建人生必需的形上学,强化人生落脚的意义基础,满足生命的创造性要求去做。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各种社会或人生问题,包括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求解的教育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回到良知的观照视域来寻找其原因。严格地说,良知不是一个概念,它是充满活泼泼生机的,是人的本真存在的展开与实现状态的见证,是真实的可能性的生存得以成立的依据,是我们生命中的无价活泼机藏。开发利用它,就是实现真实的本然性的自我,实现生命的活泼泼的价值,做到物物尽其本性,人人尽其良知。一个好的社会必然是良知呈现、人民安定、国家和谐的社会,而不是为了利益纷争不止、相互利用、彼此猜疑的社会。虽然我们并不绝对排斥功利,但也认为只能将其限制在手段的范围之内。功利不能充当目的国王式地宰制人的世俗生活,人性的价值目的才能作为主体来引导人的世俗生活。统治世界不能依靠一脉偏大的工具理性,只能依靠代表人性光辉的公正周遍的良知,人不仅要获得情的安慰,也要尽到理的责任。情与理相互交融辉映,才能实现高度礼乐化的文明秩序,实现人文与科学的和谐化协调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