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KJ321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434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KJ321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8/11/13 文件大小:1.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KJ321人员定位技术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KJ321人员管理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第三代矿用人员管理系统全力打造数字矿山管理平台中林质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4第二部分K321矿用人员管理系统介绍 6一、系统概述 6二、系统执行标准及型号 7三、系统主要功能 7-27四、系统工作条件及配置 28-31五、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31-35第三部分煤矿应用设计方案及报价 36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36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36三、方案设计思想 36四、系统方案设计依据 37五、项目设计介绍 37-38六、XX煤矿方案设计效果图 38八、传输电缆及分站数量明细表 39九、供电电缆及电源数量明细表 39十、XX煤矿项目报价表 40-41第四部分质量控制 42一、电路板的生产 42二、元器件的保证 42三、产品的生产 42四、生产过程的质控 43五、产品的出厂检验 44六、产品的包装运输及现场调试 44第五部分项目的实施、调试与验收 45一、项目管理 45二、施工计划 46三、与客户的配合 48四、质量控制 48第六部分技术支持与服务 50一、售后服务的形式 50二、售后服务的内容 50三、保修服务的承诺 51第七部分培训计划 52附件一(分站布置列表) 53附件二(资质文件) 54-70附件三(方案设计图)第一部分公司简介中林质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员定位、无线通讯系统的研发、生产、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北京CBD建外SOHO,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友好的技术研发合作关系。中林质环与山东华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元研发、生产KJ321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并于2006年将成熟产品推向市场。我们秉承“悟真求实、诚信经营、富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凭借一流的技术研发实力,将KJ321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在国内大型矿山行业推广,获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公司管理者皆毕业于名牌学府,拥有硕士、博士、教授等职衔,具有高等院校执教,国家机关工作的阅历,掌握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各具专长,精诚团结,富于创新,其技术能力、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在业界极为突出。KJ321人员管理系统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员定位系统的第三代产品,是目前最新的的产品,功能强,操作方便,具有双向寻呼功能,同时本系统还可拓展成井下小灵通系统。中林质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为山东省工业测控技术中心核心单位,具有强大的科研攻关及产品开发能力,近年来公司与矿大研制、开发大量的矿山信息化、自动化产品,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工业企业得到了大量应用。“信息化矿山”建设项目,系统多达15个子系统,系统全面,方案可靠、可行。公司以诚信为根本理念,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方针,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广泛引进社会各类人才,特别是从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大等大学引进一批从事微电子技术研究的高新技术人才,把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公司现生产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的高新技术产品并畅销全国各地。“追求完美,服务一流”是我公司一贯的宗旨,公司在全国各煤矿集中地已建立了数十个销售服务办事处,为用户提供售前推介、售中指导、售后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保证使您满意。“追求世界领先,服务中国社会”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公司正在不断地研发更多高新技术产品以满足您的需求,我们愿同您推手共进!项目建设目标:建设双鸭山标准数字化矿井,实现井下人员定位全覆盖,实现上下级互动联网。第二部分KJ321矿用人员管理系统介绍1概述我公司生产的KJ321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符合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10-2007),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人员管理系统)的功能、技术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是我公司基于人员定位系统研制开发的第三代产品。是目前功能最全,性能最强的新一代产品。《KJ321矿井人员管理系统》的主要产品,包括:KJ321-F本安型识别分站、KJ321-K人员标识卡、CKJ321-J一般兼本质安全型接口、隔爆兼本安电源等及系统软件组合使用。系统通过通讯电缆或光纤将井下各巷道分站连接到地面通信接口,系统可容纳最大编号为668000的标识卡和256个本安型识别分站组成。每个分站管辖一定的区域,从而识别井下持卡人在某一区域的位置。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IS技术、数字通信CANBUS技术与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较好的解决了煤矿井下人员管理和车辆流动的识别问题。系统软件采用当前流行的C/S模式(网络版),数据库采用安全可靠的MicrosoftSQLServer2000,GIS平台采用ArcGis,数据采集服务端与客户展示端分开运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