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木子礼先森 2018/11/1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心得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心得体会
为期4天的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现场学习,观摩了英雄的林县人民绝壁穿石,挖掘千里,历时十年,修建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聆听了讲座,观看了话剧,深为震撼,领悟了插在太行之巅的红旗渠精神。我们一定要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攻坚克难推进工作,不断转变改进作风。
一要弘扬红旗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林县地处豫西北的太行山东麓,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林县是一个土薄石厚、光山秃岭、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时林县的写照。据林县人统计过,从明初到民国九年的500年间,林县发生严重灾害20多次,形成人吃人的有5次,小的干旱几乎年年有。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从修建红旗渠的动因看,完全是为了群众。修建红旗渠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
水。十多年间,参加建设的民工先后有30多万人,可以说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当时异常艰苦,缺粮缺钱的情况下,党领导的修渠民工们发挥大智大勇,顽强拼搏,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水长城”。如此巨大的工程,倘若不广泛发动群众和紧紧依靠群众,其竣工是难以想象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十九大报告强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服务群众之风,领导干部就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始终心系群众,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作出经得住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正确政绩观,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办得民心、惠民心,顺民心的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
二要弘扬红旗渠“敢讲真话,不讲假话”的实事求是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红旗渠建设之初,当时就想“大干八十天,引来漳河水”。但开工20多天后,战线太长、力量分散,造成了施工效率低下。县委书记杨贵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紧急召开盘阳会议,修正错误,作出缩短战线,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重要决定,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山西境内20000米长的渠道上,既可尽快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境内,避免给平顺县百姓造成过多麻烦,又可短期内初见成效,激发大家的热情。这敢于否定自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现。1966年,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但是随着“文革”的爆发,红旗渠被指为“死人渠”、修渠人成为了罪人。接着县委书记杨贵被打成“黑帮”、“走资派”被批斗,红旗渠建设也被迫再次下马。针对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在排除万难继续施工,争取早日完工,早日通水的同时,针对不实情况,积极抗争,向上级汇报“敢讲真话,不讲假话”,争取上级政府和中央的理解与支持。正是林县县委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敢于在巨大困难面前,敢于实事求是表达出现的问题并争取来自上级甚至是中央的理解与支持,才使得红旗渠在“文革”期间虽饱经磨难,却最终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在历史转折关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