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楼继伟改革者再出发.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楼继伟改革者再出发.doc

上传人:mfhrekp299 2015/9/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楼继伟改革者再出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楼继伟改革者再出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第十一任财长,管好钱袋子,重启财税体制改革,无数双眼睛盯着楼继伟如何行动
文|《小康》记者
与1998年“空降”财政部不同,楼继伟2013年的归来,让三里河南横街2号正式进入了“楼继伟时刻”。
“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社保制度漏洞太多,给多少钱都会吃光”……新财长甫一亮相,其言论就令早已习惯了他低调作风的媒体大为惊诧。而了解这位新财长的人,都不会对其言行感到意外,更不会认为楼在故意“放炮”。现任中投总经理高西庆就表示,在自己认识的人当中,楼继伟对中国改革的付出是最多的。
楼继伟是朱镕基任总理时期财税改革的直接设计者之一,被称为“市场派”核心人物,参与设计分税制改革,牵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执掌中投公司6年,《时代》杂志曾预言,楼继伟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基金经理之一。也因此,财政金融一肩挑,既是业界对楼继伟的赞誉,也一定程度上成为其直率敢言的资本。
“我们规划的不少了,关键是怎么干”。楼继伟曾经的“行动派”宣言,如今一语成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第十一任财长,每天睁开眼面对的就是逼近12万亿的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000亿元的财政赤字。管好钱袋子,重启财税体制改革,无数双眼睛盯着楼继伟如何行动。
莫干山上的年轻人
2013年3月16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63岁的楼继伟以2905张赞成票当选财政部长,反对票仅为37张。对于他高票当选财长,业内并不意外,认为实至名归。
“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楼继伟是体制内的市场派、官员中的学术派、高层中的实干派。”该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楼继伟重掌财政部,不会改变其一以贯之的学者型官员姿态,而市场行动派的风格也将进行到底。这一点和与楼渊源颇深的周小川极为相似,1984年莫干山会议,对楼与周这一代经济学人的影响延续至今。或许可以说,当年的莫干山会议不仅给了楼继伟、周小川这些年轻人发声的机会,也让他们戴上了“改变世界”的荣耀之环。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惯称莫干山会议)。是年,楼继伟34岁。
青年时代的楼继伟,在社科院同学眼中,思想很活跃,性格活泼,健谈,对经济改革问题特别上心,喜欢参加各种经济论坛。按照莫干山会议代表选拔规则,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楼继伟的论文在1300份应征论文中脱颖而出,成为124名正式参会者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风云际会。《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作者柳红在提到莫干山会议时就曾赞扬过当时的会风:“那时候开会,常常白天黑夜的开,是真开会、真去碰撞、真去贡献思想
”,“他们特别反感老年人开会念稿子,觉得年轻人得开出我们的样式来,所以规定大家不许带稿子上山”。
会议结束不久,《经济日报》刊登了会议9篇理论成果,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的《价格改革无需增加财政负担》赫然在列。
莫干山会议上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无疑是“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为八十年代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而对于与会的年轻人而言,最直接的结果则是,大批人进入体制内,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关键角色。
1984年,楼继伟先后在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室财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