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技术改造
【摘要】简要阐述了如何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介绍了生料立磨系统的改造方法。采用对工艺设备的改进来提高台时产量,从而解决了由于电石渣掺量增加以及余热发电投用后窑尾废气温度低,造成我厂生料立磨台时产量偏低,影响窑系统正常煅烧的问题。
【关键词】生料立磨;提高;台时;产量;挡料圈;撒料盘
一、前言
粉磨是水泥工业中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生料粉磨主要是指对按一定比例配料的石灰石、粘土(或砂岩、粉砂岩)、铁粉等混合料进行粉磨。立磨的主要特点是集烘干、粉磨、选粉、提升于一体的节能型磨机。我公司2500t/d电石废渣综合利用水泥熟料带低温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生料立磨采用的是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MLS3626型立式辊磨机,设计生产能力为190t/h,于2009年4月份投产运行。
由于上游PVC生产厂开始生产,2010年5月份我厂开始投用干排电石渣,随着其掺量的不断增加,对生料磨的产量及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我厂熟料的煅烧。为了能够稳定生料磨产量,我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先后通过两次技术改造来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技术改造可以有效提高生料立磨的台时产量。
二、前期出现的问题及改造方法
1、前期出现的问题
(1)、生料立磨在电石渣投用前,台时产量稳定在200t/h左右,细度控制值80∪m筛余量≤12%较为稳定。干排电石渣投用后,在5%时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随着掺入量的增大(最高时30%),立磨台时急剧下降,由200t/h下降至180t/h左右,%,仍然不受控。分离器转速最高调至46Hz,依然超标。
(2)、另一方面,立磨振动加剧,设备磨损和破坏性增大,存在设备安全隐患,造成立磨产质量下降,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干排电石渣水分偏高和过细(入磨水分最高时18%,细度≤12%);由于水份偏大,导致立磨烘干效率降低,不能及时出磨,大量细粉聚集在分离器无法带走,立磨工况差,主电机电流高,磨盘料层不稳定,导致振动加剧。
2、改造方法
我们认为,电石渣水分偏大,但细度指标与合格生料相同甚至优于生料成品,因此,干排电石渣入生料磨应该只参与烘干和物料配料的过程,而不参与研磨,所以,我们将电石渣的入磨方式加以改变,由原来的和粉煤灰、石灰石等物料混合通过锁风喂料机进中心下料管入磨机磨盘,改为单独直接入分离器出口,在立磨分离器侧顶部开两个直径200mm的孔洞,注意孔洞位置必须在分离器动静叶片之间,并且孔洞的一侧与动叶片外侧对齐;并在分离器动叶片锁风环内5mm处安装自制宽度为150mm的撒料盘,为了保证分离器的平衡,一是安装撒料盘要称重均匀,并做动平衡;二是入料采用双入料方式,并确保入料均匀。这样电石渣直入分离器经烘干混合后即出磨入均化库,降低了磨盘负荷。
3、产生的效果
改造后,立磨台时猛增至220t/h,而且生料水分不超标(%),细度≤12%稳定,-,出磨生料各项指标稳定,满足工艺配料要求。
三、后期出现的问题及改造方法
1、产生的新问题
2011年4月我厂余热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在这之前,1月至4月份生料立磨台时产量经过去年的改造一直保持在200T/h左右,但由于2012年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