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11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上传人:renwofei86 2018/11/13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梅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梅州市代市长  朱泽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破难攻坚中奋发有为,经受了煤炭行业退出、淘汰落后产能、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严重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市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确定的2010年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增幅可望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1%。,%。来源于梅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 05亿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发展绿色现代产业作为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安排资金用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增资扩产,∶41. 8∶。,%。。烟草、电力、建材、电子、机电和矿冶加工六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5. 2%%。,%%。蕉岭、丰顺被确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零的突破,省级著名商标达38件,居山区市前列。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基地面积300万亩,农业龙头企业321家,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0个,。我市被国家确立为“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梅州金柚打进欧美市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服务业快速发展,创建了“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重点景区23处,
3A以上景区11个,雁南飞通过国家5A级景区评审,梅州成为“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梅县成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比2005年翻一番。梅州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率先在山区市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全市7家上市公司(新增4家),居全省第六。商贸、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汽车、住房、体育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7亿元,%。
——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以“生态园区、工业新城”为发展定位,创新市县共建共享模式,举全市之力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制定实施《加快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组建专业招商队,强势推进招商引资。我市连续两次以最高分竞得省共10亿元扶持资金,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移园的建设,首期开发了4.03平方公里,二期开发正在加快推进,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蕉华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丰顺、五华经济开发区等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全市共引进1689家企业,投资总额达80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5个,招商引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6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和21%。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外贸出口30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49%和170%。
——城乡交通明显改善。西环、天汕、兴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梅大高速加快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7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103公里。完成392公里国省道改造、138座危桥大修加固,所有行政村实现公路硬底化,累计投入133亿元。梅县机场扩建工程动工建设,梅江、汀江航道整治主体工程竣工。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前列,被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城乡建设亮点纷呈。出台了《建设生态、文化、平安名城行动纲要》和《建设宜居城乡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宜居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