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吉林工商学院毕业论文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学生姓名
所在系部食品工程分院
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
所在班级 09307
学生学号 13
所在校区西安校区
指导教师
二0一二年四月
内容提要
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鉴定,采用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分离鉴定食用油中的BHT(叔丁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测量油脂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来进行对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感官评定、BHT、BHA、油脂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羰基价
目录
引言 2
2
3
3
5
、BHA 5
6
(韦氏法) 6
6
6
7
7
7
、BHA结果 7
7
7
8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如今当人们进入商场和超市购物时,清澈、透明的各种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琳琅满目,一级油、二级油、营养调和油、浓香花生油、芝麻油、特种油脂以及专用油脂等产品品种应有尽有。现在中国食用油市场上,名牌产品如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足鼎立,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我国油脂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质量标准已经和国际接轨,各种安全的、品质优良的油脂产品正在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伴随着生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黑心企业生产出售一些不合格产品,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仍存在。一些假冒伪劣对人们的伤害也是众所周知。如何选择合格的产品对人们很重要,尤其是在食品方面。食用油的安全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本实验就是教我们食用植物油脂品质检验的一些方法,包括感官鉴定、理化分析的鉴定等方法,进行这项实验对我们不论是从生活还是学术研究上的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1)材料:调和油
(2)仪器:减压蒸馏装置;具有刻度尾管的浓缩瓶;玻璃板(5cm×20cm);层析槽;微量注射器(10μL);碘量瓶(250mL);各种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常用玻璃仪器。
(3)试剂
酚酞指示剂(10g /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碘化钾溶液(150g/L);韦氏碘液试剂;三氯甲烷(分析纯);环己烷(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可溶性淀粉(分析纯);饱和碘化钾溶液;精制乙醇溶液;精制苯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三氯乙酸溶液;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甲醇;石油醚(30℃~60℃);异辛烷;丙酮;冰乙酸;正已烷;二氧六环;硅胶G。
(4)学生自配及标定试剂
①BHT、BHA、混合标准溶液配制:分别准确称取BHT、BHA、( %以上)各10mg,分别用丙酮溶解,转入三个10mL 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BHA,吸取BHT(),BHA() 置同一5m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 mgBHT、 mgBHA。
②显色剂:2 ,6–二氯醌–氯亚胺的乙醇溶液(2g/L)。显色剂溶液见光易变质,应将此溶液配制后存于棕色瓶,最好临用时配制。配制的溶液保存于冰箱中可供3 天使用。
③展开剂:正已烷–二氧六环–乙酸(42+6+3),异辛烷–丙酮–乙酸(70+5+12)。
④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 L)的标定:(按GB601标定或用标准酸标定)。
⑤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所配的KOH溶液中和至刚呈淡红色,且30s内不退色为止。
⑥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的配制: 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⑦淀粉指示剂(10g / L)配制:,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至透明,冷却。
⑧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 L)配制及标定;
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 L)配制: /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稀释。
1. 色泽
。食用植物油的颜色与油脂种类和加工精度有关。花生油一般呈淡黄色或橙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