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博通:高通主动要求CFIUS介入调查致股东大会延期.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通:高通主动要求CFIUS介入调查致股东大会延期.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1/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通:高通主动要求CFIUS介入调查致股东大会延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博通:高通主动要求CFIUS介入调查致股东大会延期
持续4个月之久的博通()收购美国高通(m)案,遭美国政府介入调查再起波澜。据彭博社等外媒消息,3月5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发布一份命令,要求高通将原定于3月6日举办的股东大会延期30日,以便CFIUS对这起新加坡公司收购美国芯片商的交易展开调查,判断其是否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博通在一份回应声明中提供了更多细节。博通称,3月4日晚间,即在本月6日高通股东大会召开前48小时,其收到了CFIUS延迟会期的通知。原因是今年1月29日,高通秘密地向CFIUS提交了一份文件,请求CFIUS就博通收购案展开调查
“这是高通为了保住现任公司董事会,阻止股东投票选举博通提名的新董事会任职人选而采取的公然的、孤注一掷的行为(blatant, desperate act)。”博通在声明中愤然表示。博通还谴责高通称,主动申请CFIUS介入收购调查一事,此前在双方的两次会面谈判中并未提及,也未向股东做出过说明。这种故意隐瞒的行为将收购“闹剧”拉低到新底线。
据原定计划,在3月6日的高通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将就高通和博通分别提名的新董事会成员人选进行投票,双方争夺公司控制权。今年2月,在高通拒绝博通的要约收购请求后,博通提名6名新董事取代高通现有人选(董事会共11人),以达成收购高通的目标。
2017年11月6日,新加坡背景的芯片商博通公司以1300亿美元要约收购美国高通公司全部流通股。高通以价格低、反垄断审查面临不确定性为由拒绝。此后,作为高通小股东的博通发起敌意收购,提名11名高通新董事会人选,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投票,欲夺高通控制权。今年2月,博通提价至1460亿美元再发收购要约,遭到二次拒绝。
2月14日和23日,双方举行了两次面谈。此间,高通抓住反垄断审查这一关键点,主动将尚未完成审查流程的、2016年底高通收购荷兰恩智浦公司的交易总价,从380美元提升至440亿美元,激起博通不满。博通下调对高通的收购出价至1420亿美元。
2月26日,高通态度突然反转,表示愿意被博通收购,要求博通提价至1600亿美元。博通未表态是否愿意提价,但指责高通缺乏收购谈判的诚意。至3月5日,高通大会前一日,博通未再给出新的收购报价。
CFIUS的主动介入调查令这起迄今全球半导体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再生变数。设立于1975年的CFIUS是一个联邦政府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一些外国投资项目。值得注意的,并非所有外国投资交易都必须提交CFIUS审核。实际上,过去长期以来,真正需要提交CFIUS审批的案例非常少。
但近两年内,随着全球跨境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以及以中国买家为代表的大量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的信息科技产业,CFIUS的审查政策开始趋紧。去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20多名议员联合提出一项旨在改革CFIUS的议案。立法草案拟扩大CFIUS的审查权限,尤其将对高科技领域的各类交易造成影响。
一位熟悉跨境并购的法律人士指出,反垄断和威胁国家安全是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