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9.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9.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1/15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9.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名胜古迹楹联荟萃·闽
福建省
 福州西湖李纲祠
林则徐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1829年,林则徐主持的福州西湖疏浚完工后,将原在越王山麓已倾圮的李纲祠,移建于西湖荷亭,并题下这副对联。上联写名将的出仕或隐退,事关南宋政权的安危。下联写英雄虽死,但其英灵却永远维护着中华河山。一“关”一“镇”,两字相配,既赞颂了李纲的丰功伟绩,又表达出对他的由衷敬仰。联语字字含情,文情并茂。(丁仪) 
 
福州鼓山
林则徐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福州鼓山,在闽江北岸,登山观海,可以望见金门诸岛。海是无边的,可以越过金马台澎,甚至越过诸大洲诸大洋。天作岸,就是确认大海的汪洋无边,根本没有岸头,这正比喻英雄的素抱、壮士的胸怀不可限量,再沉的担子,再大的困难,也能承受得了。山是高的,但山有顶,到了绝顶,就数我比它高了,这不是教人狂妄任性,而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应该可以逾越任何难关险阻,叫高山低头。上下两联简洁集中,峻拔高亢,铿锵有力。(何以聪) 
 
福州鼓山喝水岩
江水长流,想见高风终古在
云山如画,依然诗思逼人来
喝水岩,在鼓山灵源洞上侧,临深涧,面闽江。相传五代时开山祖师神晏于此念经,因有恶水打扰禅心,遂喝之,水即逆流于东涧,西涧乃涸。出句“江水长流”,叙闽江水奔流不息,也喻神晏“喝水改道”的“高风”如闽江流水,千古长存。“想见”两字,倾慕之情顿现。对句“云山如画”,言此地古木参天,景色幽美绝伦,历代题咏之作颇多,“诗思逼人”,不吐不快。“依然”两字,写出胜迹之世代不灭,与江山风月同在。(张君宝)
 
 
福州于山大士殿
朱海谷
筑寺俯双江,莫辜负山雨浦云,朝飞暮卷
设亭临九曲,是最好春风秋月,汐去潮来
大士殿位于福州市中心于山(又名九仙山)上,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一支居此而得名。山上有云鳌胜迹和二十四景,自古为游览胜地。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殿内有乾隆御题“人士出山图”碑刻。联用“俯双江”、“临九曲”概括大士殿的位置。上联俯视闽江、岱江,从而写出于山之高,朝飞山雨暮卷浦云,写出了一种高美的景色。下联写水,对仗工切,意象纷呈,用春风、秋月、潮汐等典型风物来点染于山胜景,托出了一种情趣盎然的意境。(姚梅乐) 
 
福州涌泉寺山门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寺在福州市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下,五代时建,后屡有修葺,规模雄伟,以藏经著称,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两个佛教用语“净地”与“空门”,加以别解:既然是永远干净的地方,何必再去打扫;既是悟空之门径,也就无所谓关与开的问题了。此联言辞简洁,切景切情,自然妥帖。(谢燕华) 
 
福州涌泉寺弥勒殿
王廷琤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携空布袋”,据说五代梁明州奉化县有一游方和尚,自名契此。常以杖挑一个布袋入市行乞,随处寝卧,癫狂难测,世称布袋和尚,死于后梁贞明三年。后来寺庙多塑其像,遂被说成是弥勒佛化身(参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檀越,佛教对施主之称。信心,指诚意、心诚。头陀,佛教对行脚乞食僧之称,亦泛称和尚。通过对弥勒简朴乐观的神态性格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