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贝卡利亚死刑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贝卡利亚死刑观后感.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8/11/15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贝卡利亚死刑观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死刑,道德与法律的交汇点
——浅谈《论犯罪与刑罚》中的死刑观
贝卡利亚是意大利的刑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刑法学鼻祖,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1764年完成并出版了《论犯罪与刑法》一书,由此一举成名,并为他得了长久的声誉,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刑法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犯罪与刑法》一书一度成为我们法学学****者的必读书目,在这本书中贝卡利亚最著名的行为,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的理念。死刑又称生命刑,也有叫极刑的,其大概的定义即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内容的刑罚,死刑与奴隶社会一同产生,迄今,还有很多国家和政府采用这一刑罚,可见其历史之久远。早在两百五十年前,贝卡利亚就提出了废除死刑的观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贝卡利亚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他为什么要提出违背人们传统观点的思想?死刑的存废问题在当今世界又是怎样理解的?我们怎样客观对待死刑这个纠缠了数百年的问题?
贝卡利亚的时代是启蒙的时代,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和人性为武器同旧的愚昧观点和腐朽的制度做斗争,主张建立一个新的符合人性的美好社会。深受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的贝卡利亚以大无畏的勇气出版了《论犯罪与刑法》,震动了全世界,完成了刑法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这位法哲学家怀抱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充满诗性智慧的思想***,坚定地发出了废除死刑的呼声。这种呼声一经发出,便立即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强烈共鸣,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誉作者是“一位仁慈的天才,他的杰出著作教育了欧洲”。死刑的存与废从此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世界性问题。
贝卡利亚论述他废除死刑的观点大致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我在这大致总结一下他的观点。一、从社会契约的角度认为死刑应当废除。在他看来,“君权和法律仅仅是一份份少量私人自由的总和,它们代表的是作为个人利益结合体的普遍意志。”这里所讲的少量私人权利怎么可能包括对自己的生杀大权呢?既然缔约社会契约的社会成员没有给予,那么刑罚权中的死刑权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因此死刑的存在是对社会契约的本质即公共意志的违反,属于权利的滥用。二、从人的本性出发,认为“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呃,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惯是一种主宰着一切感知物的王权,一个人说话、走路、寻求生活需要,都离不开****惯的帮助;同样,道德观念只有通过持续和反复影响才会印入人的脑海。”这些语句不仅在刑法领域受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中也充斥着生活哲理,对我们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他提出死刑的执行只是短暂的可怕,或许会起到一时的威慑作用,但欲望促***健忘。在大部分观众眼里,死刑已变成了一场表演,而不是法律所希望唤起的那种对犯罪的畏惧感,那么刑罚的目的和意义又从何处体现呢?据贝卡利亚所论述的那样,他认为“如果把罪犯变成劳役犯,让他用自己的劳动来补偿他所侵犯的社会,那么,那种丧失自由的借鉴则是长久的和痛苦的,这乃是制止犯罪的最强力的手段。”三、“用死刑来向人民证明法律的严峻是没有益处的”。面对死刑,更多的人对它怀有一种忿忿不平的怜悯感。酷刑的场面给予人们的常常是一副的铁石心肠,而不是教人悔过。他提出了一个想法是我在以往考虑死刑存废问题没有想到过的: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情;它阻止公民去做***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者。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但却是一个不可争的事实。这不是会毒化人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