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6
文档名称:

区域经济分工理论.ppt

格式:ppt   页数:1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区域经济分工理论.ppt

上传人:钻石文档库 2013/7/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区域经济分工理论.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区域经济分工理论
第一节区域分工概述
第二节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第三节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第四节区域主导产业
第五节区域支柱产业
11/13/2017
1
第一节区域分工概述
11/13/2017
2
一、区域分工的概念
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等。关于区域分工的定义:
张敦富认为:区域分工,是指以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张敦富《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61页。
11/13/2017
3
郝守义认为:区域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社会分工或劳动分工首先表现在部门分工上,而部门分工又要落实到空间上,这种按地域的分工就是地域分工。
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区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区域之间展开的,主要体现在部门分工层次上,即依靠发展专业化部门来体现分工;区域分工的实现途径是区域之间的贸易;区域分工能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11/13/2017
4
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这个定义反映了区域分工的实质。
区域分工的含义:
11/13/2017
5
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没有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因此,需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分工。
11/13/2017
6
二、区域分工的意义
1、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分工的重要意义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因为区域分工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也只能通过区域分工而获得,没有其他途径。
11/13/2017
7
2、区域分工产生了区域的专业化效益。区域分工的核心是专业化部门的发展。专业化部门的发展给区域经济带来了专业化的效益。专业化带来了区域在某个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包括生产及时地提高和创新,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创新;专业化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专业化通过前向、后向、旁侧联系,发展了专业化部门为组织中心的产业联系,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结构效率。
11/13/2017
8
3、区域分工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区域分工是区域依靠专业化部门成为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主要供给地,成为相关生产要素的集聚地,成为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源和扩散地,同时,由于专业化部门组织的集聚,还成为相关经济活动的管理与控制中心。这些功能的形成和增强,都会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11/13/2017
9
4、区域分工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区域分工导致同一种资源或要素在不同区域的需求和收益率的差异,通过供求信息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必然产生各种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信息等的跨区域流动。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流动会使资源和要素的收益提高,区域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也会弥补各区域在资源和要素禀赋方面的不足,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11/13/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