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doc

上传人:1557281760 2018/11/15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春节节后)
培训主题
“2018年春节”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主讲人
时间
地点
参加培训人数
培训内容:
一、前言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我们是否日常谈及,他都客观存在。人类身边的一切活动,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对于我们来说,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但是就是这样时刻提及的安全,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
安全是什么?
安全在本质上的含义是:一是预知、预测、分析危险二是限制、控制、消除危险。
讲到安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研究危险;因为只有把危险挖掘出来并消除掉,才能达到安全。不能预知、掌握、控制或消除危险的所谓平安无事,是虚假的安全,不可靠的安全;仅凭人们自我感觉的安全,也不是真正安全。
与安全相对:事故。那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和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与人们的愿望和意志相反的情况,使生产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事件。
二、赶走“节后综合症”
1、“节后综合症”:假期结束,现在又陆续返回施工现场,但许多人还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之中,生活节律还没有调整过来,自由散漫的心还没有收回来,主要体现在疲惫、情绪不稳定,人虽然到工地了,但心还在家里,思想不集中,这就是“节后综合症”,是很危险的隐患,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
赶走“节后综合症”要做到“人到场,心到岗”,停止熬夜、应酬等行为,早睡早起,尽快调整作息,慢慢适应以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序,将自己的心力和心态都调整回工作上去。多吃蔬菜,粗粮,保证营养均衡。
2、员工心理
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冒险心理,环境干扰判断失误,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逞能心理
三、身边的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因素
(二)事故后果:火灾、爆炸(涉尘加工)、触电、中毒(有限空间)、其他伤害:如尘肺、机械伤害等
1、火灾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点火源也称为燃烧的三要素。
(1)灭火原理
①冷却灭火法
冷却固体到自燃点以下,液体到闪点以下,就不能挥发出足够的气体而窒息。
②窒息灭火法
阻止空气进入或不燃气体冲淡空气,降低与隔绝氧含量。
③隔离灭火法
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
④化学抑制灭火法
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抑制、降低。
(2)灭火剂的选择
①水和水蒸气:A类火灾及冷却用注意扑救禁忌
②泡沫灭火剂
③二氧化碳灭火剂:ABCE类高浓度易中毒需注意。
④干粉灭火剂:BC类 E类低压带电也可 A类要看干粉成分。
2、触电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人身触技带电的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它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器放电,都可能导毁电击。触及正常带电体的电击称为直接电击,触及故障带电体的电击称为间接电击。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及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烫伤、电烙印等。绝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电击造成的,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