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孤独之旅及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孤独之旅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18/11/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孤独之旅及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主要内容。
2、品析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3、揣摩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
二、课前展示:名家名作——曹文轩和他的《草房子》
曹文轩,当代作家。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等职。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书中描绘了秃鹤、纸月、细马、杜小康等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三、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结识《草房子》里的一位孤独少年——杜小康,来了解一下这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四、回归名著,初识杜小康
杜小康家原来是全村首富,一直过着无忧无虑,有求必应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他是班长,学****成绩优异,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时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时,他已经骑着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的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瞬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于是他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了放鸭生活…….
五、自主先学:(速读:概述故事)
思考: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提示:抓住小说三要素来概括)
小说三要素
人物: 杜小康、杜雍和
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六、合作交流(跳读:走进人物)
思考: 1、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杜小康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
提示:离家路上——
初到芦荡——
芦荡生活——
时间一久——
暴风雨后——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茫然和恐惧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害怕、胆怯、恐慌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孤独
 在芦荡时间一久
 不再忽然地恐慌
 经历暴风雨后
 坚强、长大
2、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这些心理感受的?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小组交流。
七、总结提升:
“孤独之旅”的含义:
1、指杜小康跟随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