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3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1/16 文件大小:4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水利学院工程管理专业
目录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0
一、地形、地质情况 0
二、水位资料 0
三、气象资料 0
四、筑坝材料及坝基砂砾石物理力学性质(见附表) 0
五、其它 1
第二章土坝设计 0
一、基础处理: 0
二、坝体剖面拟定: 0
(一)确定坝顶高程。 0
(二) 确定坝顶宽度 7
(三) 确定坝坡和马道 7
(四) 排水体 8
(五) 截水槽设计 9
三、渗流计算 9
(一)《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 9
(二)土石坝渗流分析的目的 9
(三)渗流计算 10
四、稳定性计算 11
(一)《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 11
二、具体计算步骤 12
第三章细部构造设计 0
一、坝顶构造 0
二、上、下游护坡 0
三、坝面排水 1
四、反滤层 1
第四章地基处理与两岸的连接 0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一、地形、地质情况
坝址处河床宽约190米,坝轴线处河床最低高程为306米,河床覆盖层上层为湿陷性黄土夹杂有砾石,下边为砂砾石层,坝址岩体为花岗岩,透水性很小。详见坝轴线地质剖面图。
二、水位资料
死水位 325m
正常蓄水位 338m 坝前水深32m
设计洪水位(1%) 341m 坝前水深35m
校核洪水位(%) 342m 坝前水深36m
正常蓄水时下游水位 306m
校核洪水位时下游水位 313m
三、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2m/s
冻土深

四、筑坝材料及坝基砂砾石物理力学性质(见附表)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项目
比重
含水量
%
湿容重
t/m3
饱和容重
t/m3
浮容量
t/m3
凝聚力
kg/cm2
内磨擦角
Φ°
渗透系数
cm/s
粘土

17




20/17
×10-5
砂砾土




36
2×10-2
坝基砂砾石




31
2×10-2
堆石




40
注:内磨擦角及凝聚力中分子为水上数值,分母为水下数值。

五、其它
工程等级:枢纽为二等,建筑物为二级;
水库吹程:1公里;
地震基本烈度:7度。
第二章土坝设计
一、基础处理:
清基:清除河床覆盖层上层的湿陷性黄土,,使土坝建立在砂砾石地基上,清除河床左岸表层的覆盖层。
削坡:河床左岸岩石良好,清除表面风化的岩石后,直接填土筑坝。河床左岸岩体较陡,可能造成岸坡坝高变化剧烈,引起坝体不均匀沉降,需进行削坡处理,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削坡后的坡度可取1:.
二、坝体剖面拟定:
(一)确定坝顶高程。
1. 计算依据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2. 已知参数

正常蓄水位(m):
338
正常蓄水位时坝前迎水面前水深(m):
32
设计洪水位(1%)(m):
341
设计洪水位时坝前迎水面前水深(m):
35
校核洪水位(%)(m):
342
校核洪水位时坝前迎水面前水深(m):
36
正常蓄水位(地震)(m):
338
正常蓄水位(地震)时坝前迎水面前水深(m):
32
 

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W10(m/s):    12
正常蓄水位情况Hm(m):         32
计算风向与坝轴线发现夹角β(°):  0
设计洪水位情况Hm(m):         35
风区长度D(m):                1000
校核洪水位情况Hm(m):         36
 

大坝级数:                       2
大坝上游坝坡m:              
上游坝坡护面类型代码:           2
综合摩组系数k:         
 
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设计风速的取值应遵循下条规定:
(1)正常运行条件下的1级、2级坝,~;
(2)非常运行条件下,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