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201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复习题.doc

格式:doc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复习题.doc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3/7/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复习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复****题<br****题&#160;
&#160;
一、填空题&#160;&#160;&#160;&#160;&#160;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
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60;
&#160;&#160;&#160;&#160;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60;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160;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160;的联系。&#160;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160;&#160;的现状加以改变。&#160;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160;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160;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160;&#160;,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160;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60;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160;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160;传授者&#160;&#160;&#160;&#160;角色转变为促进者&#160;&#160;&#160;&#160;&#160;。&#160;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60;
11、教育具有&#160;生产性&#160;&#160;和&#160;永恒&#160;&#160;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160;&#160;性。&#160;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160;教育目的&#160;&#160;&#160;教学内容&#160;&#160;&#160;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160;&#160;教学手段的改革。&#160;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160;指向&#160;和&#160;&#160;集中&#160;&#160;,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160;必要条件。&#160;14、教学过程是&#160;教师&#160;和&#160;&#160;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160;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160;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60;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160;&#160;、实践性、&#160;开放性&#160;、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160;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160;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160;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160;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60;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160;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160;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60;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160;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160;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60;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16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160;&#160;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160;3&#160;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60;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60;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60;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160;)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160;八)章(&#160;六十三)条。&#160;
33、(&#160;2006)年(&#160;6)月(&#160;29)日第(十&#16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60;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160;)、(创新能力&#160;)和(&#160;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60;
34、学校应当把(&#160;德育)放在首位,寓(&#160;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惯。&#160;
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160;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160;)基本需要。&#160;
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160;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160;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160;
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160;)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160;性别)、(民族&#160;)、(&#160;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