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股票研究
行业策略医药行业中性
改革打破路径依赖,创新、品牌价值凸显
2006 年 3 月 22 日
细分行业投资要点
中成药谨慎增持
生物制药谨慎增持
化学制剂中性
医药行业整体给予“中性评级”,子行业中受降价影响较小的
化学原料中性中成药和政策扶持的生物药由“中性”调升至“谨慎增持”,
医药商业中性化学制药、商业、器械维持“中性”评级;
医疗器械中性
在国内三个终端和国际贸易推动下,医药产品需求保持增长,
但医改政策带来的影响使产业整体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在短
期内变得突出;在市场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医
药经济高位运行同时发展模式将有所调整,自主创新和品牌建
重点公司
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恒瑞医药增持
G 华海增持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助于行业打破依靠带金销售、低水平
双鹭药业增持仿制的发展路径依赖,促进优胜劣汰;为了鼓励创新和自主品
云南白药增持牌建设,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
G 同仁堂谨慎增持
品牌建设是中药产业发展趋势;创新是化学制剂药发展的核
天坛生物谨慎增持
心;产品延伸和产业升级是实现原料药产业嬗变的基础;生物
G 益佰谨慎增持
技术产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支持正走出低谷;
G 千金谨慎增持
G 海正谨慎增持
随着全流通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出
现代制药谨慎增持台,并购大门已经逐渐向内外部产业资金放开,品牌中药企业
和医药制造企业的价值存在市场化重估机会;
投资策略上我们沿袭年度策略的观点:1、坚持对品牌管理突
行业指数走势
出、创新能力显著的优势企业长期投资持有;2、挖掘具备“大
10% 公司潜质”的发展期企业;3、关注全流通带来的资产重估和
医药股上证指数
5% 业务重构机会;
0%
医药板块市盈率 25x 附近,整体市净率 左右,整体估值
水平落入合理区间;重点医药上市公司估值与国际企业比具备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 - - - - - - - - - - -
r r y n l g p t v c n b r 了一定的吸引力。建议增持恒瑞医药、华海药业、双鹭药业,
a p a u u u e c o e a e a
M A M J J A S O N D J F M 给予同仁堂、云南白药长期增持建议。
-10%
-15%
-20%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1. 内外部需求催生增长动力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和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是造就国内需求的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速度加主要因素。前期“看病难、抗病贵”的现象一方面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
体制和医疗保障体制上的弊端,同时也说明医药产品的需求并未得到完
快、医疗保健意识提高是造
全的释放。下一步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将是体现社会公益性为主的政府
就国内需求的主要因素;医主导模式,政府将通过提高预算投入等方式加强对医疗卫生体系和医疗
保险体系的建设力度,社区卫生服务、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等方案都已经
疗卫生改革推进将释放对医
陆续实施。医保新方案将在 2006 年展开,以基本医疗保险系统覆盖 90%
药产品的需求; 人群,并为其至少负担一半的医疗费用为整体目标,同时医保药品目录
也不断增加调整,这些措施都将扩大医药产品的潜在需求空间。
占据药品消费 70%~80%份额的第一终端(医院市场,Rx 为主)将保持
20%~30%的增长速度,而占据 20%~30%份额的第二终端(零售药店,
OTC 为主)随着自疗市场扩大和处方药向 OTC 转化也日渐活跃,近年兴
起的农村第三终端市场则成为推动医药产品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在三
个终端拉动下,国内医药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随着国际医药产业链的重构,药物研发和生产制造的部分环节向低成本
在国内三个终端和国际贸易
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日渐明显,研究外包和医药代工业务面临发展机
推动下,医药经济将在高位遇。2004 年、2005 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连续两年保持近 30%的增
长,商务部统计数据 2005 年出口额达到 138 亿美元,显示了国际市场
运行,但产业发展模式将发
对我国医药产品的旺盛需求。预计医药产品出口贸易保持增势,成为拉
生变化,自主创新和品牌建动医药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力量。
设将成为竞争核心要素
国内需求和外贸出口将推动医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