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2015两会的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两会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2 2018/11/18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两会的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5两会的心得体会

篇一:2015年两会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两篇
2015年两会学习心得体会总结两篇
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拉开帷幕。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代表广大人民,履行职责,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共商国是。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心得体会网为您准备的一些关于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参考阅读。观察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法”无疑是一个关键词。新环保法长出了“牙齿”,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食品安全法修订案伸长了“双手”,将适用范围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再也不能逍遥法外。正如新闻发言人傅莹所言,“法律应该说是一个最热门的词了”。
在全面依法治国之年召开的全国人大,舆论探照灯纷纷关注立法,本属情理之常。但是摘取舆论关注桂冠的,还应该是立法法修正案。正如强调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用法治引领改革、促进改革,前提就是要有高质量的立法。立法质量不高,或是陷入部门利益的泥淖,或是步入闭门造车的歧途,如何能够适应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的要求?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是管法的法,可以说是法律的源头,有高质量的立法法,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立法。这也是为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履任伊始就指出,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依法治国发展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机关越位立法,有的地方和部门搞保护主义,有的法律法规反映人民
意愿不够,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性不足,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等。为维护法制统一、防止
“立法之乱”,修正立法法可谓势在必行。
法治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法是法律再生产的“把关人”,看上去离公众很远,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对有些问题,如一些地方的限行、限购等限制性行政手段,今后还能不能再“任性”?“红头文件”如何遏制?税收法定如何完善?在立法法的规范之下,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再任性,不能再动辄以法律之名、行权力之私,公民权利将得到更多保障。
改革追求其命维新的“变”,法治需要安邦定国的“稳”,以特点是“稳”的法律去适应特点是“变”的改革,就要求立法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踩准社会变化的鼓点。越是强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用法治引领改革,就越是需要有规范的立法法作为保障。“只要没有上位法律、法规依据的,不能减损公民权利”,立法法修正案已经释放出融融暖意,我们有理由期待全国人大会继续为法律生产的源头正本清源。
2015年党员学习两会心得体会
两会
”代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心得体会网为您
准备的一些关于2015全国两会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参考阅读。3月8日15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张德江在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等等。这些监督已经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无论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还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无论监督“一府两院”还是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含金量”,这一系列监督不走过场,也不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更加追求监督效果。据统计,过去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会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保证法律正确有效实施,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要问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3个工作报告,检查4部法律实施情况,开展3次专题询问、4项专题调研。这是看得见的监督成绩,也是让民众感受得到的监督成效。
此前,张德江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省长、副省长定期主动到人大汇报工作,是
“得分”的事,是增光添彩的事。人大监督不是摆设,不是找茬,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既有监督又有支持,是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这就说明人大监督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建设性监督,以期推动事情获得解决,让民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众所周知,如今人大越来越经常运用专题询问和质询,“短兵相
接”,面对面、题对题,效果明显,倍受多方称道。比如,去年年底的一场专题询问关于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由。据报道,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问得直接,政府解答诚恳,充分体现出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有个细节是,委员们提出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