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武夷茶魂---武夷山茶考.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夷茶魂---武夷山茶考.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8/11/1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夷茶魂---武夷山茶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茶魂
 ̄ ̄──武夷山茶考
卢晶晶
(武夷学院现代信息与服务学院08景区开发专业福建,武夷山 345300)
摘要: 武夷山茶驰名中外,本文重现武夷山茶的起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用数据说明武夷山茶的经济、社会、文化作用,及对武夷山的旅游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武夷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旅游
一、武夷山茶的起源
1、汉时期的传说
悠悠岁月,在遥远的时代武夷山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情。相传在汉时期,这里有一位草药医生,名“半仙”。此人心地善良,广施恩惠。一日为救乡人上崖采药,摔伤昏厥。仙人见之感动万分,赐予奇茗数株,裁于云窝茶洞。故云窝茶洞即为武夷山的茶起源地。简短的民间故事给武夷山与武夷茶笼罩上一层浪漫的传奇色彩,把人们带进一个光怪陆离的境界。那么武夷山何时有茶确如传说所写吗?其实是有所差异的,据当代茶叶专家陈椽等考证,我国茶叶在二世纪时由西南向东南传播,不久武夷山就有茶了。
2、唐时期的初步发展
唐代武夷山茶才有了文字记载,在《全唐诗》,载有唐乾宁(894—897)进士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沈香末,水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思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其中写到了武夷茶的产地、祭奠、制作、运输和煮饮。在唐代武夷山茶就被孙憔称颂为“晚甘侯”,其中的大概意思是:甘香浓馥,美味无穷。武夷山则被南朝作家江淹称赞为“碧水丹山”。只可惜依伴着灵山秀水生长的武夷茶为能收录在《茶经》里,这成为武夷人的一大遗憾。只能说当时武夷茶还未被大部分世人所熟知,太迟才迎来了茶圣陆羽。其实在唐代及北宋太平兴国初年,人们释爱武夷茶却不知其真名,而是统称为“建茶”。
二、武夷山茶的发展时期
武夷山茶在宋时期才发展起来,才从岩谷险壑中掘起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得知,并且为之挥笔散墨从此武夷山茶名声远扬,地位显赫。
1、宋时期文人与茶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崇安尚未建县,当时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到建州,监造团茶以别一般的庶饮,龙团凤饼从此诞生,当然也包括产于碧水丹山的武夷奇茗。稍后的范仲淹诗句“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见《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也可证之。
待到淳化五年(994年)崇安建县,武夷山茶逐步走向繁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释家羽士,接踵而至,名声日高,武夷茶也随之渐脱“建茶”之统称而独步傲立于茶坛,加之文人的吟咏,武夷茶的名气大盛。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渭、刘口、朱熹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句。
2、武夷山茶在宋元时期的繁荣
苏轼在咏茶诗中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由此说明武夷山茶于宋代脱颖而出、崛起于碧水丹山之间,与武夷名山同映辉煌,为名家所津津乐道,并开始跻身于皇家宫廷,享誉于朝野,与当时全国兴起的品茶、斗茶、分茶之风尚和合共鸣,集一时之盛,享非凡之誉。
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朝庭在武夷山四曲溪南的一片依山伴水平地上创设了皇家御茶园。可是入贡皇宫的茶叶,要求品质精,要以龙团凤饼进贡,其制作工艺复杂,且年年进贡的茶的量在增加,这对当时居于武夷山的茶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后御茶园被当地人销毁了,至今仍保留该遗址。刚刚显山露水的武夷山茶既然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