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木1504 王楚婷
《礼记·曲礼》是《礼记》的第一篇。曲,是委曲的意思,“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曲礼》上篇开篇即写: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
文章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就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若有所思,言辞要安静和气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安抚人民成为榜样。傲慢不可
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 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尊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短处,对于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胜,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 坐,要坐得端正;站,要站得恭敬。礼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断事情是否混淆相似,分辨物类的大同小异,明确礼制运用正确与否。不可以随便讨人喜欢,不可说些做不到的话。于礼要行为不越轨,不侵犯侮慢别人,不随便与人装作亲热。注重修养并实践诺言,这才是美好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这才是礼的本质。我只听说礼是要人主动取法的,没听说主动登门传授的;只听说主动来学的,没听说登门教授的。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纠正曲直明辨是非,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所以有德的人要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才能明晓礼的大义。
对于现实的我们来说,礼,讲求放下自己的位置而尊敬别人。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君子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言辞要安静和气,这样才能使人民安宁。这段简洁利落的开篇语蕴含的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修炼。朱子说: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而其效足以安民。
     “毋不敬”是内在的修养,敬畏天地万物和客观规律,恭敬对待父母长辈君王,更要恭敬对待自己。始终保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心,恭敬地待人处世,则为政者能使天下太平、万物安宁,而为民者,则安居乐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俨若思,安定辞”是外在修持,通过严正严肃的自我管理来修炼自身的举止和言辞。保持行为自尊自重,神态雍容祥和,言辞从容不迫又具有说服力。这是长期一贯的自我要求的最终外在体现,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准则和德行修养。
     生活中,一个举止稳重大气、言辞坚定坦然的人,总能自然而然地调服周遭的环境,在逆境中稳定民心,给人以强大的力量和信心。那些临危不乱,面对伤害仍能宽厚以对的人,总是散发着融融暖意,让人如沐春风。
要成就以上内外兼备的德行修养,需从遵守礼节和规矩做起。礼,是用来判定人际亲疏关系、解决事情混淆误会、区别事情物类的同异、辨明是非的准则。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注重修养并实践诺言,才是善意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