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哮喘针灸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哮喘针灸治疗.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1/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哮喘针灸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哮喘针灸治疗:


一、风寒外袭,证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因痰热者多见咯痰粘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穴,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风寒加风门;痰热加丰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主证:病久肺气不足,证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无力。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脉象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之气为主。毫针用补法,可酌情用灸。
处方:肺俞、膏肓俞、气俞、足三里、太渊、太溪。
附注:(1)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2)发作发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须注意预防。气候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和过敏食物。
二、1、基础方:
急性发作期取肺俞、定喘、天突、列缺、丰隆穴。缓解期取膏肓俞、肺俞、定喘、关元、太渊穴。
2、随症加减:风寒犯肺者加大椎、风门穴;痰热壅肺者加尺泽、鱼际穴。肺脾气虚者加脾俞、足三里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太溪穴。
3、配穴:肺俞配定喘;定喘配膻中;膻中配天突;肾俞配足三里;足三里配丰隆。
三、(1)针灸:实证宣肺平喘,虚证温阳益气。取手太阴经及任脉的俞穴为主。实证多针少灸,用泻法;虚证以灸为主,用补法。
处方:天突、定喘、内关、列缺。
随证配穴:实证,咳嗽配孔最,痰多配丰隆、足三里,胸闷配膻中、气海;虚证,肺俞、肾俞、关元。
哮喘发作时针定喘、天突等穴,用捻针法加强针感,有平喘利气作用;孔最宣通肺气而治咳嗽,取丰隆、足三里健脾胃而化痰湿;膻中、气海为调气降气之有效穴,和内关相配起宽胸、利气、定喘的作用。肺肾气虚者,轻刺肺俞、肾俞以壮肺肾之气,关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