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森林昆虫学讲稿
绪论
(陈尚文)
?
森林昆虫指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包括直接危害树木各种器官,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和林产品产量的大多数植食性昆虫;各种森林昆虫的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昆虫;直接或间接向人类提供重要经济产物的资源昆虫,如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家蚕,蜜蜂等;也包括充当森林垃圾清理工的腐食性昆虫。
中国森林昆虫学的发展
中国5000年前开始养蚕。印度<吠陀>在前7000年记录紫胶。公元304年西晋南北朝稽含《南方草木状》记录黄猄蚁防治介壳虫。万历17年(1599年)在江苏省常熟县志就有松毛虫成灾的记载。1867年中录了湖南湘阴发生松毛虫。1897年中国大规模造林后松毛虫扩散(陈嵘,1934).陈植于1920年编著了《竹笋夜盗虫之预防及驱除法》,林刚和楼人杰于1926年和1930年分别编著了《松毛虫侵害森林的情形及其防除法》和《松毛虫初步研究报告》, 1963年彭建文提出“自然抑制松毛虫作用”,相当于“自然调控(NR)。1991年中国林业部森林保护处开始推行"森林病虫防治目标管理"措施。1997年全国森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既包括战略性系统管理,也包括战术性、技术性系统管理,其目的是在优化病虫害治理工作中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实现害物的可持续治理。
1953年忻介六最早编著“森林昆虫”, 张执中1959,1979,1993,1997,1988年方三阳,2002年李孟楼,2004年李成德,编著大学“森林昆虫学”教材。
蔡邦华等1980年的《中录422种,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1992年出版,《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编入824种,比中国森林昆虫》(第一版)增加了402种,2005年筹划的《中国森林昆虫》(第三版1291种),比中国森林昆虫》(第一版)增加了889种,比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增加了467种,2003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其中森林害虫154种。
马尾松毛虫危害及其研究从1950年迄今,持续了60多年,20世纪90年代后桉树害虫急剧演化。
21世纪中国桉树害虫突变演化简史
2000年陈佩珍, 顾茂彬在我国已发现取食桉树的昆虫共207 种, 隶属于10 目50 科。
2001年庞正轰发表中国桉树害虫现状和防治对策,编制了“中国桉树害虫名录”,计有10目59科285种。2007年6月奚福生,罗基同,李贵玉等编著的“中国桉树病虫害及害虫天敌”提到有83种桉树害虫,其中有8种钻蛀害虫。在2007年4月在中国广西桉树枝瘿姬小蜂已经入侵,2009年2月在广西、广东、海南已经发现,2009年2月统计,虫害已涉及防城港、钦州、崇左、百色、南宁、北海、来宾、玉林、柳州等9个市17个县和4个区直林场。截止到2008年12月,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面积达4535hm2(),,对我区桉树产业发展和林浆纸一体化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外国主要森林昆虫学者
《关于一种毛虫多年造成严重危害的报告》(Nachricht Von einer Raupe So elliche gethan hat)。1757年,Shaffer就指出,气候,天敌和食物是决定森林昆虫发生与危害的三大因素。
(1801~ 1871)称为”森林昆虫学之父”.
指出"关于森林昆虫,并不意味着所有生活在森林中的昆虫,仅仅指那些影响林业工作者所关心的木本植物的繁茂及其利用价值的昆虫"。《森林昆虫的姬蜂》,共3卷,于1844、1848和1852年发表,描述近1000种姬蜂。《森林毁坏》(Die Woldverbniss)可视为森林昆虫的补充本,分别于1866和1868年出版。
1855年Walker为马尾确定拉丁学名Dendrolimus punctatus。
学习森林昆虫学的意义
:占动物界80%.与森林生物关系复杂。益害难论。
:90%在于保护。林业生产全过程均存在虫害问题。[举例:马尾松毛虫在二十世纪的危害及耗资]
3人类生存:害虫调控利用与昆虫资源开发。
森林昆虫学研究范畴
是森林保护学(Forest Protection)的分科。凡是与森林和林产品物有关系的,都属于森林昆虫学的范围,包括森林害虫的分类、形态、生态、生理、地理和防治法。
:经济林昆虫学;园林植物昆虫学;药用植物昆虫学、林产品昆虫学;资源昆虫学; 森林昆虫生态学,森林害虫防治学; 森林害虫测报;森林害虫治理学,养蚕学、野蚕学、养蜂学。
:形态习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