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doc

上传人:2448825550 2013/7/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古诗文必背诵篇目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

①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②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过呢"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注:以上为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在苏教版中,《论语》共有八则,其中三则和人教版不同,现附于后:
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③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
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