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阳节”对联简析欣赏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随着重阳节的到来,还在为没有找到适合重阳节用的对联而苦恼吗?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重阳节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
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随着重阳节的到来,还在为没有找到适合重阳节用的对联而苦恼吗?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重阳节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联:菊蕊金秋傲霜;
下联:梅花隆冬斗雪。
上联:三径归时秋菊在;
下联:满城近日雨风多
上联:三径就荒菊绽蕊;
下联:一堂大喜雁来宾。
上联:小雨酿寒侵白;
下联:西风怜醉避乌纱。
一片红叶,二泉映月,山花烂漫,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吉祥,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祝福。愿你重阳节快乐!
上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下联:邀月同观敬老花。
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凤笛催成红叶诗。
上联:步步登高开视野;
下联:年年重九胜春光。
上联:步步登高开视野;
下联:年年有度喜重阳。
上联:夏至酉逢三伏热;
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
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上联:话旧他乡曾作客;
下联:登高佳节倍思亲。
上联:登高喜度老年节;
下联:赏秋畅饮菊花酒。
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上联: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下联: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下联: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上联: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下联: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上联:入酒菊香由我醉
下联:向秋山色带云看
上联:年颇老矣尚能饭
下联:体甚键哉不必扶
上联:重九樽前,素秋千顷;
下联:故乡篱下,黄菊几支?
上联: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下联: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上联: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下联: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上联: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下联: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想在重阳节的时候送上一副深情好看的对联吗?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重阳节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重阳节对联赏析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我国《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阴阳家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风俗活动。
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吃糕的“糕”与登高的“高”谐音相同,都有长久高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咏重阳、登高咏菊的诗词佳作。明清以来对联兴盛,有关重阳节的名联佳对也层出不穷,成为这个古老节日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