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网间号码携带技术的解决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间号码携带技术的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1/22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间号码携带技术的解决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间号码携带技术的解决方案
网间号码携带业务的实施打消了用户转网要换号的担忧,在促进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网间号码携带也因此受到各国和地区的电信管理者的重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号码携带业务。能够实现号码携带的方案有很多种,3GPP也提供了一些实现方案,但是考虑到我国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如果照搬3GPP的实现方案必定会对我国的网络、业务路由以及计费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显然不太现实。所以,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号码携带业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际上主要的网间号码携带技术,包括路由实现机制、数据库访问机制以及数据库设置技术。在具体实现时,以上三方面的解决方案可通过任意组合形成最终的实现方案。
1 路由实现机制
路由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路由通常与桥接来对比,在粗心的人看来,它们似乎完成的是同样的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桥接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这一区别使二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信息,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其任务。
实施号码携带后,不能根据用户号码的一部分(通常是前几位)来确定用户所签约的运营商和路由,因此网络必须通过访问号码携带数据库(NPDB)来确定,根据网络中确定用户当前所签约的网络的不同触发机制进行划分,大致有四种不同的实现机制。
ALL CALL QUERY机制
顾名思义,ALL CALL QUERY(ACQ)机制就是对所有用户的呼叫网络都访问号码携带数据库,以确定用户当前所签约的用户。始发网络采用ACQ访问机制的路由示意图如图l所示。

图1 始发网络采用ACQ访问机制路由示
在这种方式下,号码拥有网络不参与呼叫的处理。用户发起呼叫时,始发网络访问NPDB获得路由号码后,根路由码将呼叫路由到接收网络。
根据网络中的不同路由组织方式,发起访问的网络可以是始发网络,也可能是转接网络。例如,在实施移动号码携带而未实施固定号码携带的国家里,一些既经营移动网络又经营固定网络的综合运营商,作为可选方案之一,可以将所有固定网络用户到移动网络用户的呼叫,接到本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充当转接网络角色)中访问NPDB,以确定被叫号码属于哪个运营商。
0nward机制
在Onward(OR)机制这种方式下,号码拥有网络保存有携出的号码信息,并参与呼叫的整个过程。用户发起呼叫时,始发网络首先根据用户号码将呼叫路由到号码拥有网络,由号码拥有网络访问NPDB获得路由号码后,根路由码将呼叫路由到接收网络。号码拥有网络采用0R机制的路由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号码拥有网络采用0nward机制路由示意
Query on Release机制
在Query on Release(QoR)这种方式下,号码拥有网络中需要保存携出用户的携带状态(是否为携出号码)。始发网络首先根据用户号码将呼叫路由到号码拥有网络,号码拥有网络判断被叫号码已经携出,则拒绝该呼叫,并指示号码已经携出。收到这种拒绝消息后,始发网络访问NPDB获得路南号码,根据路南码将呼叫路由到接收网络。